[发明专利]一种互联网实名认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081.0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珠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23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实名 认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实名认证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互联网从出现到如今,各种技术已相当成熟;网络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向现实生活中来。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加方便。不可否认,未来社会和互联网有不可或缺的关系。
但是虚拟的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关联性太差,让虚拟个体间缺少基本的信赖,且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互联网如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虚拟个体有必要和确定的真实个体建立对应关系。很多互联网站通过实名认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这种实名制的认证方法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是很容易进行虚假认证。而且这种实名制在整个互联网的认证过程中还很难普及。值得庆幸的是,实名认证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好的认证方法能在整个互联网的环境中更加容易操作,也更容易被普遍采用。理论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优秀的实名认证方法。
发明内容
现实社会是通过多重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互联网的虚拟用户也可以通过真实社会中的多重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来组建和真实社会相互关联的网络虚拟社会。如果虚拟网络以用户和圈子之间多重的、复杂的从属关系作为实名认证的基础,就会让认证结果更加可靠。而用户需要做的只是将属于这个圈子的用户进行确认,将不属于该圈子的用户进行指认,自己不能确定是否属于该圈子的用户可以交由圈内的其他人进行确认。
由于圈子是由多个用户组成的,而每个用户又属于多个不同的圈子,所以我们可以将用户是否属于某个圈子作为一项认证资料,让该圈子内的其他用户进行认证确认。当一项认证资料被多个用户确认后,用户的该项认证资料就认证通过。当用户的多项认证资料均认证通过时,用户就通过认证。
根据上述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每个用户的每项认证资料分别带有一个认证值,初始化为0;
2.用户的每项认证资料均被其他相关的用户进行确认,相应的认证值不断增加;
3.当用户的某项认证资料的认证值超过设置的阈值时,该项认证资料就认证通过;
4.当用户的多项认证资料都认证通过时,该用户就认证通过;
根据以上所述,认证资料可以描述为用户属于某个圈子:和此认证资料相关的用户即描述为:圈子内的其他用户。用户需要加入同一个圈子,才能和相关的认证用户建立联系。要 让用户方便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添加的圈子,需要对圈子进行管理和分类。认证资料也可以描述为用户的出生日期或生活的城市;和此认证资料相关的用户即描述为:了解用户的亲人或朋友。下面只针对认证资料的第一种描述“用户属于某个圈子做具体说明,其他的描述可以进行类推。
圈子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注册的每个圈子分别带有一个认证值,初始化为0;
2.圈子内每增加一个完成实名认证的用户时,认证值会增加;
3.当圈子的认证值超过设置的阈值时,该圈子就认证通过:
这样,由于圈子内的实名认证的用户是可靠的,圈子的信息就十分可靠了。
圈子的分类方法:通过地域将圈子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圈子的属性进一步细化分类。
例如:北京大学按照地域属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根据属性分类属于大学或高校类。
每个用户都可能经历多次圈内其他用户的确认或指认。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该用户属于该圈子。用户的认证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由于每个用户有多个圈子,每个圈子又有很多不同的用户,任何用户都难做到协同自己的全部圈子内的全部用户共同作弊。这就保证了最终用户信息是可靠的。而当圈子内拥有足够多的认证用户时,圈子的信息也一定是可靠的了。
整体的步骤如下:
1.每个用户和圈子分别带有一个认证标志,新注册的用户和圈子均需要认证;
2.用户寻找属于自己的圈子,如果圈子已经存在,用户可以直接加入圈子;如果圈子还不存在,用户可以先注册圈子,并加入圈子;
3.用户加入圈子后,给用户增加一个对应的认证标记值,初始化为0;
4.圈子内的其他用户可以对该用户进行确认,指出该用户属于该圈子或者不属于该圈子;
5.当用户被其他用户确认属于某个圈子时,该用户的认证标记值会增大;当用户被其他用户确认不属于某个圈子时,该用户的认证标记值会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珠,未经杨海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子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种婴幼儿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