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6561.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曾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穗明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48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动 空气压缩机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将空气吸进并压缩的机器,众所周知,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分解出来形成水滴,时间长了,水滴就会在空气压缩机的底部积聚,在使用气枪进行工作室,气枪在喷出高压气体的同时,会附带喷出水珠,这样会对被喷的物体产生水分污染,特别是一些对表面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工件,水珠落至其表面后会导致废品率升高,为此有厂家设计了可自动排水的电动空气压缩机。
现有的电动空气压缩机是通过在排水通道内设置控制阀,在空气压缩机内设置压力感应器,当空气压缩机内空气压力降低至设定值时,控制阀就会动作,排出积聚在空气压缩机底部的水分,但这种结构需要使用电能,不环保,若控制阀失去电能驱动,就会完全失效,不能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有排水通道,在排水通道内设有轴向阶梯孔,阶梯孔插进有活动柱塞,轴向阶梯孔与活动柱塞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活动柱塞的与气压方向相同的一端压接有弹性件,另一端伸出轴向阶梯孔并设有可轴向运动的气塞,气塞与排水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在排水通孔位于设置弹性件的一段处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第一间隙相通。
所述的气塞为圆球。
所述的活动柱塞为T形状柱塞,T形状柱塞从压接有弹性件的一端插进轴向阶梯孔,T形状柱塞的卡帽上设有连通第一间隙与下段排水通道的间隙水道,弹性件为弹簧,在排水通道的末端设有调节螺钉,弹簧被压接在T形状柱塞与调节螺钉之间,出水口设置在T形状柱塞与调节螺钉之间的排水通道壁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结构原理实现空气压缩机的自动排水功能,每当空气压缩机处于空闲状态,内部气压降到某一数值时(此数值可调节弹性件来进行调整),空气压缩机就自动排水,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来驱动排水,节约能源,而且排水可靠。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发明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关闭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开启排水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节能非电动空气压缩机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排水通道1,在排水通道1内设有轴向阶梯孔2,轴向阶梯孔2设有从下部插进活动柱塞,活动柱塞为T形状柱塞3,轴向阶梯孔2与T形状柱塞3之间设有第一间隙4,T形状柱塞3的与气压方向相同的一端压接有弹簧5,另一端伸出轴向阶梯孔2并设有可轴向运动的气塞,气塞为圆球6,圆球6直径比轴向阶梯孔2直径大,圆球6与排水通道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7,T形状柱塞3的卡帽31上设有连通第一间隙4与下段排水通道的间隙水道8,在排水通道1的末端设有调节螺钉9,弹簧5被压接在T形状柱塞3与调节螺钉9之间,在T形状柱塞3与调节螺钉9之间的排水通道壁体上设置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与第一间隙4相通。
空气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内部气压较大时,圆球6由于气压及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推动圆球6压住轴向阶梯孔2,把轴向阶梯孔2封闭,阻断内部高压空气从此处流出,这个状态下,圆球6推动T形状柱塞3向下运动,压缩弹簧5;当空气压缩机处于空闲状态,内部气压降低至设定值时,弹簧5就会克服内部气压及地心吸力,驱动T形状柱塞3顶起圆球6,此时,空气压缩机内积聚在底部的水就会经上段排水通道、第二间隙7、第一间隙4、间隙水道8、下段排水通道、出水口10排出外部,通过旋动调节螺钉9就可以调整弹簧5压力,从而调节驱动自动排水装置开启的内部压力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穗明,未经曾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超越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分注井不动管柱调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