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11980.8 | 申请日: | 2013-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钧;潘红良;阚文彬;李勇锋;阎玉溪;王晶;杜文慧;曹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超声 表面波 检测 材料 损伤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含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接收系统和便携式工控机(13);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接收系统包括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基板(3)、导轨(4)和定位螺母(5),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设置在基板(3)中间的导轨(4)上,由定位螺母(5)卡位固定,所述基板(3)放置在待测设备或材料(01)上;所述便携式工控机(13)包括数据采集模块(6)、发射模块(7)、信号处理模块(8)、功率放大模块(9)、 A/D转换模块(10)、信号发生模块(11)、软件控制平台(12)及其连接线,所述软件控制平台(12)通过信号发生模块(11)、功率放大模块(9)、发射模块(7)向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输出信号,发射模块(7)的输出与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的输出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自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接收的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模块(8)、A/D转换模块(10)将处理的信号输入软件控制平台(12),由便携式工控机(13)进行操作与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设置在基板(3)中间同一个导轨(4)上,由不同的定位螺母(5)固定它们彼此在同一个导轨(4)上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设置在基板(3)中间不同的导轨上,由不同的定位螺母(5)固定它们在不同导轨上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都与楔块相配合,从而产生由纵波到表面波的波形模式转换。
5. 一种通过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氢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检测装置的应用
将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设置在基板(3)中间的导轨(4)上,用定位螺母(5)固定好位置,控制好所述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的检测距离,在所述发射探头(1)与接收探头(2)上涂上耦合剂,将所述基板(3)贴置在待测设备或材料(01)上;
(2)软件控制平台(12)的设置
在软件控制平台(12)中设置基于USPC-3100超声数据采集卡编写的Labview数据处理软件,用所述软件设定发射信号的频率、激励频率、增益、探头收发模式的参数,然后,由软件控制平台(12)触发信号脉冲;
(3)产生超声表面波
软件控制平台(12)触发的信号通过信号发生模块(11)、功率放大模块(9)、发射模块(7)和高频超声表面波发射探头(1)引发纵波模式,通过表面波楔块导致波的模式转换,从而产生在待测设备或材料(01)表面传播的超声波、即超声表面波;
(4)超声表面波的传播与信号的转换
步骤(3)产生的超声表面波在待测设备或材料(01)上沿着所述导轨(4)方向传播一段距离后,到达高频超声表面波接收探头(2),此时,机械振动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再由数据采集模块(6)对所截取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由信号处理模块8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得到模拟信号;
(5)电压信号转换数字信号
步骤(4)所述的电压信号由数据采集模块(6)、信号处理模块(8)进行处理后,再由A/D转换模块(10)变成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进入软件控制平台(12);
(6)检测设备或材料的氢损伤程度
由软件控制平台(12)中的交互式Labview数据处理软件对步骤(5)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即可检测或判断待测设备或材料(01)的氢损伤程度;所述软件控制平台(12)受便携式工控机(13)的操作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9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案化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