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9811.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正林;沈本同;陈晓敏;朱铖培;黄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45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土壤改良 方法 | ||
1.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包括:
(1)将需改良地划分为复数个工作地块;
(2)在每个工作地块上挖设淋水沟,所述淋水沟分为主干淋水沟和复数条平行分布的分支淋水沟,所述主干淋水沟包括一条与所述分支淋水沟平行的横向主干淋水沟和复数条与所述横向主干淋水沟垂直相接的纵向主干淋水沟,其中所述纵向主干淋水沟与所述横向主干淋水沟通过集水井相接;
(3)所述淋水沟内铺设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分主干盲管和支盲管,所述主干盲管与所述支盲管重复相交,所述主干盲管与所述集水井相连,所述排水盲管上面铺设淋层,所述淋层包括铺设在所述排水盲管上的编织布、铺设在所述编织布上的碎砖石层和铺设在所述碎砖石层上的农作物秸秆;
(4)将稻壳与原土搅拌均匀,填平所述淋水沟,施加酸性有机肥、酸性改良剂和农作物碎秸秆,并旋耕掺拌,混合均匀;
(5)在所述淋水沟上铺设复数个淋水柱,所述淋水柱表层覆盖编织布;
(6)在所述集水井一侧设置排水渠,所述排水渠通过复数个管道与各个集水井相连;
(7)平整所述工作地块,打埂,在所述工作地块上进行大水浇灌,制成改良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地块宽40米,长60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淋水沟宽为0.3米-0.35米、深为1米-1.5米,
两条相邻分支淋水沟之间的间隔为6米,两条相邻纵向主干淋水沟之间的间隔为30米,所述纵向主干淋水沟与所述横向主干淋水沟的交汇处设有集水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米-1.5米为1米-1.2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
铺设于所述淋水沟内的排水盲管位于地面以下1.2米-1.5米,所述淋层的厚度为0.25米-0.4米,
碎砖石层的厚度为0.1米,所述农作物秸秆的厚度为0.15米-0.3米,所述碎砖石层包括大小为0.02米-0.05米且不掺粉末的碎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0.15米-0.3米为0.2米-0.3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的农作物碎秸秆为普通农作物碎秸秆与氮肥发生微生物发酵后制得的腐熟农作物碎秸秆,所述酸性有机肥和所述酸性改良剂的厚度为0.05米,其中酸性有机肥为牲畜粪便和/或草炭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淋水柱之间的间隔为2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的宽度为3米,所述管道为PVC管道,所述大水浇灌的次数为3-4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改良地上,挖好树穴,植入苗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9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界面卡的芯片焊接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荷丹制剂的减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