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原位杂交hTERT转染室间质评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09733.4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翁炳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炳焕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15/85;C12Q1/68;C12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原位杂交 htert 转染 间质 细胞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原位杂交hTERT转染室间质评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实验室作荧光原位杂交诊断的技术考核、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背景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主要用于检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决定男女性别的性染色体。染色体上载有遗传信息的基因,其中DNA占90%以上,RNA含量随细胞周期及生长情况而有所变化,一般占1%~10%。
染色体结构异常、数目异常及嵌合体,临床上表现为染色体病,属于常见的出生缺陷,如先天愚型、原发性闭经、两性畸型等。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易位、缺失、倒位、环状等;染色体数目异常是指多出或缺少1条或数条染色体;嵌合体核型是指同一病例个体并存数种染色体核型。目前诊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常规方法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即用被检的组织或细胞,经过细胞培养、0.02μl/ml秋水仙素终止细胞生长、分离中期细胞、0.075mol/L KCl低渗、甲醇-冰乙酸(3∶1)固定等染色体制片程序后,再经胰酶消化、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从而作出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是否异常的判断,但染色体核型分析需经细胞培养和制片,一般需2~3周后才能作出诊断报告,不能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近年来开展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快速作出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是否异常的诊断,一般在24小时就能作出诊断报告,因为产前诊断中的重大遗传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均属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均可经荧光原位杂交作出快速诊断,所以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被定义为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X与Y染色体)的产前诊断。
作为所开展的各类实验诊断项目,均应有相应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已成为政府行为。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下设室间质评办公室,专职从事于实验诊断项目的质量控制。卫生部[卫医发]1997第31号文件、《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及大量的文献均指出,实验室必须有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所开展的实验诊断项目必须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自1982年以来,在临床检验学科先后开展了临床实验的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包括了对各检验项目的实验前、中、后以及仪器、试剂和实验人员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已渗透到临检、生化、微生物、免疫、基因、细胞形态学诊断等各个实验项目。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开展实验诊断项目的准入制度、成为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标准。
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已引起日益重视。随着我国对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工作的是益重视,近年来各省市均建立了产前诊断中心,开展了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畸形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其中与重大出生缺陷相关的胎儿羊水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已成为目前产前诊断的主要项目。由于产前诊断是新开展的学科,大多专业人员的技术经验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于疑难、罕见病例、国内外首报病例以及如猫叫综合症等染色体异常不明显但临床后果严重的病例,误诊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国家主席令(1994年10月27日第三十三号)公布的“产前诊断法规标准”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1999)15号]转发卫生部“关于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均强调指出,“各省、市产前诊断中心必须加强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
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是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有较多的文献报道了产前诊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Sikkema-Raddatz B等对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的细胞培养及制片过程的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Fries N和Merz E等提出了影像学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方法;Pihlk等认为必须加强产前筛查的质量控制;在2002~2004年期间,Bastien P等对法国23家实验室作了弓形虫产前分子诊断的室间质量评价,认为室间质评对促进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发现问题、提高实验诊断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术界十分重视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但因没有可行的质控物,所以无法开展实质性的质量控制。也就是说,要开展产前诊断的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首先必须要有质控物。研制可行的质控物、开展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本专业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想方设法解决但始终没有解决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炳焕,未经翁炳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9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核酶基因hTERT-5'RZ cDNA、重组载体与核酶
- 顺铂联合phTERT-HRP/IAA在治疗宫颈癌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 由茶碱调控其靶特异性核糖核酸的取代活性的变构反式剪接I型核酶
- 导入hTERT构建Turner综合征细胞模型及其细胞库
- 转染hTERT重组基因构建克氏综合征细胞模型及其细胞库
- hTERT诱导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细胞模型及其细胞库
- hTERT重组子诱导构建神经管缺陷细胞模型及其细胞库
- 表达hTERT基因的重组非增殖型腺病毒及应用
- hTERT慢病毒重组体永生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系的方法
- hTERT-miR-221/222海绵及其在逆转乳腺癌的他莫昔芬耐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