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涂料表面硬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8435.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环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C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涂料 表面 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化处理方法,具体说是铸造工艺中,对铸件蜡模表面的涂料(粘结剂和砂)进行硬化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铸造行业中,铸件的成型过程都需要使用到蜡模,蜡模的主要作用是对铸件涂料实施表面硬化处理。传统的硬化处理方法是将蜡模浸入粘结剂溶液中,使其表面完全被粘结剂覆盖,这里所说的粘结剂通常指水玻璃;然后,在蜡模表面的粘结剂上均匀地撒砂,砂与粘结剂的混合物即为涂料;最后,将表面粘满粘结剂和砂的蜡模浸入氯化铵溶液中,实施表面硬化处理。这种方法使用的硬化处理液是氯化铵,而使用氯化铵来对铸件涂料实施表面硬化处理,成型的模壳表面硬度较差,使得最终成型的铸件表面光洁度较差,需要经过打磨后才能使用,这就增加了铸件的制造成本。同时,使用氯化铵实施硬化处理时,氯化铵硬化水玻璃型壳生成氢氧化铵,氢氧化铵又分解为氨气和水,而氨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涂料表面硬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提高涂料表面硬度,达到铸件表面光洁度要求,同时可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铸件涂料表面硬化方法的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蜡浆注入相应的模具中,并降温冷却使蜡模成型;
然后,将蜡模浸入粘结剂溶液中,使得粘结剂完全覆盖蜡模表面;
之后,在蜡模表面的粘结剂上均匀地撒砂;
最后,将表面粘满粘结剂和砂的蜡模浸入氯化铝溶液中,在15~20℃的温度下,浸泡30分钟以上完成硬化处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氯化铝溶液是按结晶氯化铝和水的重量比为1∶2配制而成,其浓度在30~35%之间。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方法中采用的硬化处理液为氯化铝溶液,氯化铝能够促进水玻璃(粘结剂)的凝聚和聚合,不同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可生成不同聚合程度的铝硅酸盐聚合物,而Al3+进入硅酸盐的结构中,有利于增加其胶结固化强度和耐水性,使得涂料表面硬化后成型的模壳强度提高,表面硬度高,最终成型的铸件表面光洁度也较高,从而可降低加工成本。而且,氯化铝硬化水玻璃型壳时生成氢氧化铝,不会进一步产生有害气体,从而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铸件涂料表面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蜡浆注入相应的模具中,并降温冷却使蜡模成型;
第二部,将蜡模浸入粘结剂溶液中,使得粘结剂完全覆盖蜡模表面;
第三部,在蜡模表面的粘结剂上均匀地撒砂;
第四部,将表面粘满粘结剂和砂的蜡模浸入氯化铝溶液中,在15~20℃的温度下,浸泡30分钟以上完成硬化处理。
其中,所述氯化铝溶液是按结晶氯化铝和水的重量比为1∶2配制而成,其浓度在30~3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环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环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间配气配电调试机械设备的控制平台
- 下一篇:显示屏拼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