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的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7914.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旭中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1 安徽省滁州市花园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复合 缓蚀阻垢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垢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解的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
背景技术
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离子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会不断地在管壁表面结垢,导致管壁传热效率降低,严重时影响循环水流动。同时形成电化学腐蚀,使管壁逐渐变薄,减少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添加缓蚀阻垢剂。
目前,常用的有机磷配方缓蚀阻垢剂,包括有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2-膦酸丁烷-1,2-膦酸丁烷-2,4一三羟酸(PBTCA)等,相对早期磷酸盐不仅提高了缓蚀阻垢效率,而且降低了磷含量,能够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但无法避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这些常用缓蚀阻垢剂采用聚羧酸、聚磺酸类作阻垢分散剂,由于不能生物降解,它们不断累积,对水体必然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缓蚀阻垢剂亦越来越受到重视。
葡萄糖酸钙作为水质稳定剂组分之一,通常使用量较大,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催化剂存在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以及设备结构复杂等缺陷。
具体来说:葡萄糖酸钙的生产方法有电解氧化法、溴化法、金属催化合成法、发酵法等。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目前主要采用金属催化法和发酵法。
近年来,酶制剂工业伴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种类和品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酶法工艺就是利用酶制剂直接将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酸,再经过碱的中和作用,将其转化成葡萄糖酸盐系列产品。与发酵法相比,酶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需要种子培养,免去了微生物和培养基等原辅材料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提高了反应产物的纯度,给提取和精制带来方便。没有了种子培养,因而反应更加容易控制,生产也会变得更加平稳。对生产者而言,酶法工艺简便,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没有染菌的危险,而且产物单一,纯度高,易于分离和精制,产品质量和收率显著提高,产品等级完全达到食品级和注射级标准。对于新建厂,可以省去种子罐和部分提取设备,降低了设备投资。与金属催化法相比,酶法还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将酶进行固定化,可以显著提高酶的稳定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活。固定化酶易于与产品分离,由于反应体系中只有底物,产物,固定化酶,反应结束后将固定化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体系中只存在产物,易于进行产品的精制,产品纯度高。固定化酶可以重复进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酶的成本。
但是,这些固定化酶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载体微球表面积有限,无法负载过多的酶蛋白,使酶活力回收率较低。另外,由于传质阻力的影响,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2O2不能迅速分解,从而导致GOD和CAT失活,固定化酶在连续使用后很快便失去大部分的酶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降解的无磷复合缓蚀阻垢剂,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阻垢剂含磷,存在毒性,并且无法降解,容易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2)现有通过固定化酶制备葡萄糖酸钙工艺存在载体微球表面积有限,无法负载过多的酶蛋白,使酶活力回收率较低;(3)由于传质阻力的影响,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2O2不能迅速分解,从而导致GOD和CAT失活,固定化酶在连续使用后很快便失去大部分的 酶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旭中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旭中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7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助听器上的无线动态接收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