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筒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6293.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42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给菌筒打孔的菌筒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香菇等食用菌菌筒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接好菌种的菌筒进行培养。期间根据菌
筒内菌丝体生长的情况,需要对菌筒周身进行一至多次的打孔增氧,现有的菌筒由人工剌孔,每次只能剌一个孔,每个菌筒需剌孔40个,劳动强度相当大,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中国专利201120418769.7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打孔装置,采用带保护套筒的针板进行打孔操作,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难以应对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菌筒打孔装置,可以实现机械化的操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筒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翻料装置,翻料装置下方设有卸料槽;
还设有用于将菌筒导入到翻料装置的进料栅道和挡住菌筒使其落入卸料槽的挡料栅道;
翻料装置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给菌筒打孔的针板,针板上设有多根打孔针,所述的针板与伸缩装置连接。
所述的伸缩装置为气缸、油缸、由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或由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
所述的进料栅道和挡料栅道由多根平行布置的弧形杆件组成,挡料栅道的各个杆件之间的间隙足以使针板上的打孔针通过。
所述的翻料装置位于进料栅道和挡料栅道之间,针板位于挡料栅道的一侧。
所述的翻料装置中,翻料辊通过支承座与机架连接,翻转驱动装置与翻料辊连接。
所述的翻料辊的圆周外壁设有多个杆,所述的杆成4列,各列之间在圆周上相距90°,每列上各个杆之间的间距与进料栅道和打孔针互不干涉。
所述的翻转驱动装置中,链轮通过棘爪机构与翻料辊连接;
翻料螺杆与针板和机架活动连接,翻料螺杆的端头被机架限位,翻料螺杆上设有对针板形成限位的调节螺母,链条一端与翻料螺杆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与弹簧连接,弹簧与机架连接。
所述的针板和机架上设有与翻料螺杆活动配合的套筒。
所述的翻料螺杆附近还设有用于限制针板行程的限位杆。
所述的翻料辊上还设有翻转限位装置,所述的翻转限位装置中,矩形块与翻料辊固定连接,矩形块的至少一侧被弹簧压板压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菌筒打孔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实现菌筒机械化打孔,每分钟可完成80袋菌筒的打孔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翻料辊和针板的俯视图。
图中:机架1,进料栅道2,卸料槽3,翻料装置4,翻料辊41,链轮42,棘爪机构43,支承座44,链条45,弹簧46,翻料螺杆47,限位杆48,套筒49,调节螺母40,菌筒5,进料斗6,挡料栅道7,针板8,打孔针81,伸缩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菌筒打孔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翻料装置4,翻料装置4下方设有卸料槽3;
还设有用于将菌筒5导入到翻料装置4的进料栅道2和挡住菌筒5使其落入卸料槽3的挡料栅道7;
翻料装置4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给菌筒5打孔的针板8,针板8上设有多根打孔针9,所述的打孔针9成多排多列排列。所述的针板8与伸缩装置9连接。由此结构,菌筒5沿进料栅道2进入到翻料装置4,然后翻料装置4旋转90°,伸缩装置9动作,驱动针板8在菌筒5上打出孔。
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伸缩装置9为气缸、油缸、由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或由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本例中优选的为气缸,如图1中所示。但是采用上述的其他驱动方式也是可行的。例如采用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或由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还可以取消空压机。在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中,由电机驱动丝杠旋转,螺母即带动与其固连的针板8伸缩运动,图中未示出。在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中,由电机驱动的齿轮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伸缩运动,从而带动与齿条固连的针板8伸缩,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进料栅道2和挡料栅道7由多根平行布置的弧形杆件组成,挡料栅道7的各个杆件之间的间隙足以使针板8上的打孔针9通过,图中未示出。由此结构,避免挡料栅道7与打孔针9形成干涉。
如图1中,所述的翻料装置4位于进料栅道2和挡料栅道7之间,针板8位于挡料栅道7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堆螺纹连杆式换料水位控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料棒径向定位的带肋包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