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6023.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雄;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坚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G01L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真空 快速 无损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尤 其涉及易拉罐、玻璃瓶、玻璃瓶包装的食品饮料生产线上真空度检 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罐装瓶装(易拉罐、玻璃瓶、玻璃瓶)食品饮料是日常生活中 能够长期保存的食品饮料之一,为确保其内部食物、饮料在长期存储 过程中不变质,所用容器内的真空度(正压或负压)必须达到一定的 数值。经排气后密封良好的容器要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其意义在于: ①防止容器物变色、氧化减少营养损失;②减缓容器内壁腐蚀,避免 容器变形和假胖听;③适应环境温度和气压变化;④抑制容器好气性 微生物繁殖。因此,真空度是检测容器密封程度、保证其质量的重要 指标。
罐装瓶装食品饮料所用容器真空度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如人工打 检法、罐盖变形目测法、真空表检测法、声频测试法、光学法、电涡 流法、超声波检测法、真空表检测法和人工打检法等。
人工打检法:是一种人工方法,检测者手持木器敲打容器,根据 声音判断是否有一定的真空度,人工打检法是依靠检测工的经验进行 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可靠性极差。
罐盖变形目测法:该方法缺点与人工打检法一样,是一种该淘汰 的落后方法。
真空表检测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 它是将一根钢针插入容器内部,针管的外端与真空表相连,观察表的 指针偏转方向和读数,判断是否合格。
光学法(或称光反射法):将平行光束投射于容器盖上,由于容 器盖的变形度不同而使反射光的会聚光的会聚点不同,由光电管检 测光电流的大小,而对不合适的容器进行剔除;但材质不均匀和被测 对象振动都会带来测量误差。
声频测试法:利用机械力或电磁力使罐盖振动发出一定的声波, 则由检测装置对声波进行频谱分析。只适于单容器检测,不能完成一 组容器同时检测,且检测速度慢,易受车间环境声频干扰,且受盖表 面物影响较大,使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电涡流法:利用电涡流测距原理测量出容器盖弹性变形量再换算 出真空度,存在测量误差修正和外界振动等因素影响精度。
总之,真空表直接测量法、人工打检法、罐盖变形目测法效率低 而且可靠性极差;声频测试法、光学法使用受限;电涡流法用于生产 线自动测量、误差大。上述方法无法用于罐装瓶装食品饮料生产厂 封装后或出厂前传送带上高速动态检测。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质量的日益重视,自动化生 产线的广泛使用,使得罐装瓶装食品饮料生产行业的容器真空度检测 不能满足生产率的大幅提高,生产企业常因真空度判断失真导致成品 不必要的返工,经济损失较大。
综上所述,当前缺乏可用于生产线上罐装瓶装食品饮料容器的准 确、快速、无损的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真空 度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包括:
传送装置、检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及剔除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用于输送待检容器;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使待检容器发出电磁脉冲信号,并拾取电磁 脉冲信号产生的声音;
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声音数据,得到待检容器的检验数 据,并将所述检验数据与合格标准数据对比来判定待检容器真空度是 否合格;
所述剔除装置,用于剔除不合格容器。
一种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输送待检容器到检测模块;
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电磁脉冲发生器;
驱动电磁脉冲探头向待检容器发出电磁脉冲,并使待检容器产生 声音;
拾取待检容器产生的声音;
将拾取的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检容器的检验数据;
将检验数据与合格标准数据对比判定待检容器真空度是否合格;
剔除不合格容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在生产线上准确、快速、无损的检测罐装瓶装食品饮料容器 真空度,剔除不合格品。
附图说明
图1是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设备结构图;
图2是在生产线上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容器真空度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坚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坚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