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渐进多焦点镜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4979.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炳松;徐启明;徐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炳松;徐启明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进 焦点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用镜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
背景技术
老视是老年人群的主要视力缺陷。老视佩戴者需要远、中、近等不同距离的视觉矫正,因此要求将不同的屈光矫正功能集成到同一片镜片上,形成多个焦点的眼镜。而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能够同时满足视远与视近的需求,而且还克服人们使用双光镜等在视远区和视近区转换时视野不连续、视像断裂、中距离视物不清等缺陷;目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在主要西方国家已经得到普遍使用,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通过光焦度连续渐进增加的过渡区,实现视远区与视近区表面面形的自然衔接,实现镜片的光焦度连续变化,使由远及近不同距离的视野无断裂而能清晰成像,自从1959年第一代渐进镜Varilux眼镜片投放市场;1972年第二代渐进镜片,即Varilux II,又被称作“生理性渐进镜片”推向市场,并获得成功,自此渐进镜片也越来越广泛地为市场所接受。1993年第四代渐进镜片,舒适型渐进镜片进入市场,第四代渐进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使戴用者得到更接近于正常生理状态的视力。2000年初,第五代渐进片,又被称为“全景超视渐进镜片”。第五代渐进镜片开创了总体设计的全新理念,出发点在于使得戴镜者获得更完美的空间视觉和知觉。
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表面分为周边散光区和有效视区。有效视区包括视远区、中间渐进区(也称通道)和视近区。一般而言,视远区位于眼镜的上部,用于人限处于放松平视状态下矫正视远能力,提供清晰、宽阔的视野。视近区位于眼镜的下部,用于近距离观看状态下矫正视近能力。视远区中的一个参考点称为视远点,视近区中的一个参考点称为视近点,视近点与视远点之间的光焦度之差称为加光度。中间渐进区连接视远区和视近区的中间区域,给戴镜者提供在视远区与视近区之间光焦度的平缓转变。
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虽然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远用视觉效果和较满意的视觉效果,但对于不同的人群,旁视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像物畸变;虽然可以依据佩戴者进行个性化设计,但是个性化设计的后果必然是导致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本发明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具有宽阔的远用视域,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配镜需求,让佩戴者拥有更宽的视远区域;而且像散区与可视区连接处光度平缓分布,像散区散光光度稳定变化,基本消除了佩戴者晕动症状。另外,渐进区的光度过渡更加平缓和稳定,消除了佩戴者从看远到看近时的像跳感,使佩戴的舒适性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所述镜片表面的上部为视远区,镜片表面下部为视近区,视远区和视近区之间为过渡区,过渡区的两侧为像散区;其中,配镜十字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之上4mm处,所述镜片的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之上8mm处,视近参考点位于几何中心以下12mm处;并且所述过渡区最窄宽度为3-7mm,象散区的散光光度为下加光ADD数值±0.15D。
其中,视近参考点与视远参考点之间加光为+0.75D,视远区的可视宽度≥45mm,视近区的可用宽度≥13mm。
其中,视近参考点与视远参考点之间加光为+1.00D-+3.00D,视远区的可视宽度≥25mm,视近区的可用宽度≥13mm。
其中,所述镜片具有400弯的面弯结构的镜片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具有宽阔的远用视域,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配镜需求,让佩戴者拥有更宽的视远区域;而且像散区与可视区连接处光度平缓分布,像散区散光光度稳定变化,基本消除了佩戴者晕动症状。另外,渐进区的光度过渡更加平缓和稳定,消除了佩戴者从看远到看近时的像跳感,使佩戴的舒适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分区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加光度镜平面分布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散光度镜平面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加光度镜平面分布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散光度镜平面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炳松;徐启明,未经魏炳松;徐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考试工具袋
- 下一篇:一种贲门失弛缓症术后用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