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764.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千种贵弘;饭星真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JP2009-104863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形成有端子容纳腔的壳体,沿端子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向前构成悬臂的可弹性变形的锁定矛杆,和将从后方插入端子容纳腔的端子接头。端子接头包括锁定孔,并且该锁定矛杆包括锁定突起。当端子接头插入端子容纳腔中时,该锁定突起进入锁定孔中,并且接合锁定孔的边缘以保持端子接头,使其不会向后移动。
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中,如果由锁定矛杆保持的端子接头被向后拉,则锁定突起将更深地插入到锁定孔中,并且锁定矛杆将翘曲以使得锁定矛杆的前端朝向端子容纳腔移位。当锁定矛杆进一步翘曲时,锁定突起的剪切强度下降,并且锁定矛杆对端子接头的保持功能的可靠性也下降。
基于上述情况,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锁定矛杆保持功能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有端子容纳腔的壳体。锁定矛杆沿所述端子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向前构成悬臂,并且可以在朝向和远离所述端子容纳腔的方向上弹性地变形。锁定突起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锁定矛杆上,并且朝向所述端子容纳腔突起。端子接头可以从后方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腔中,并且锁定孔形成在所述端子接头。锁定孔被构造成与所述锁定突起接合,以保持已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腔中的所述端子接头。至少一个加强肋整体形成在所述锁定矛杆上,并且在所述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与所述端子容纳腔相对的方向上突起。加强肋提高锁定矛杆的刚性,并且防止锁定矛杆的翘曲。
优选地,从所述锁定矛杆的前端到后端,所述加强肋在前后方向上的形成区域是连续的。因此,锁定矛杆在锁定矛杆的整个长度上被加强,能够可靠地防止锁定矛杆翘曲。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加强肋包括两个加强肋,沿着锁定矛杆的相对两侧布置所述两个加强肋,并且所述两个加强肋在与所述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因此,与加强肋仅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的一个位置上的情况相比,锁定矛杆的刚性更高。
所述连接器可以进一步地包括两个接收肋,所述两个接收肋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在与所述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锁定矛杆的相对两侧上。两个限制部可以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锁定矛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外侧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与所述端子容纳腔相对的所述接收肋的侧面。优选地,所述限制部连接到所述加强肋。如果向后的位力作用到端子接头上,则限制部接合接收肋,从而限制锁定矛杆的翘曲。限制部连接到加强肋以提供高的刚性,用来防止翘曲。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变形空间,该变形空间允许在插入所述端子接头的过程中,所述锁定矛杆远离所述端子容纳腔弹性地变形。优选地,所述变形空间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上开口。优选地,设置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端子接头的插入状态,并且该检测件可以从前方插入到所述变形空间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加强肋包括两个加强肋,所述两个加强肋朝向所述变形空间突出,并且在与所述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所述加强肋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变形区域是至少包括所述锁定矛杆的前端部的范围。加强肋起到引导从前方插入到变形空间中的检测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沿图2的B-B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端子接头由锁定矛杆保持的状态的截面前视图。
图7是示出由第一限制部和接收部限制锁定矛杆的翘曲的状态的截面前视图。
图8是示出由第二限制部限制锁定矛杆的翘曲的状态的截面前视图。
图9是示出由检测件检测端子接头插入状态的状态的截面前视图。
图10是示出由夹具从锁定矛杆的保持状态释放端子接头的状态的截面前视图。
图11是锁定矛杆的形状的透视图,其中局部被切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和从后方插入壳体10中的端子接头30。在下面的描述中,宽度方向和横向方向彼此的意思是相同的。此外,锁定矛杆12的弹性变形方向和垂直方向彼此的意思是相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集法微板
- 下一篇:一种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