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危岩体爆破滚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3266.4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石少帅;胡聪;李利平;王庆瀚;张骞;周宗青;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岩土 工程 边坡危岩体 爆破 滚动 模拟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危岩体爆破滚动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岩土工程的蓬勃发展,很多工程面临危岩体崩塌的威胁。危岩体是潜在的崩塌体。其存在环境一般为:高差大,或者坡体是孤立,坡体内裂隙发育,岩体结构不完整等。危岩体的崩塌随时可能发生。如西陵峡链子崖危岩体,巫山望峡危岩体等,坡面较陡,俯瞰长江,时刻威胁长江航运安全,一旦崩落将造成巨大破坏。
针对危岩体的处置办法,最主要的方法即为爆破解除,而爆破后塌落岩块的运动范围,分布规律以及对坡体的影响便成了重点研究的问题,主要以模型试验的方式实现。
目前国内外的爆破滚动模型试验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推动岩块滚轮研究分布规律上,而对不同初速度,不同运动角度下岩块的塌落运动规律的研究却极为少见,与真实状态下的岩块滚动差距较大,研究结果精度也有待提高,也没有较成型的实验装置,测量精度低,操作十分不便,而且效率低下,成本较高,随着我国岩土工程事业的发展,以往的模型试验装置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危岩体爆破滚动模拟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精度高,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危岩体爆破滚动模拟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钢框架,钢框架周边设有至少一个侧面带网格的透明板,透明板外部的底板上设有若干能够移位的摄像装置,钢框架中填充有模拟边坡土体,模拟边坡土体上部设置有速度模拟装置,速度模拟装置包括动力传送装置,动力传送装置上设置有模拟的塌落堆积岩块。
所述透明板为钢化玻璃。
所述速度模拟装置设置于模拟边坡土体的最高处。
所述模拟边坡土体的边坡呈阶梯状布置。
所述动力传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夹角上分别设置一个伸缩转杆,四个伸缩转杆分为两组平行布置,每一组伸缩转杆之间均通过一根转轴连杆连接,所述两根转轴连杆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设置的传动转轴,其中一根传动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若干传动转轴的外部套有一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有模拟的塌落堆积岩块。
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固定于底板一边角上的立柱,立柱上套设有若干能够转动的横杆,横杆末端上活动安装有若干数字摄像机。
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危岩体爆破滚动模拟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将玻璃板安置在钢框架四面,量测布设好网格;
(2)根据实验要求在在钢框架内填充好模拟边坡土体,将初速度模拟装置放置于模拟边坡土体的坡顶,调节横杆将数字摄像机安置在要观测的位置上;
(3)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伸缩转杆,调整初始运动角度,之后将模拟的塌落堆积岩块垒好放置于传送带上;
(4)启动电源,控制好传动转轴的滚动速度,使模拟的塌落堆积岩块沿固定方向和初速度滚落;
(5)数字摄像机记录下滚落全过程,并观测模拟边坡土体的坡体面占用网格的面积变化;
(6)更改初速度和初始角度,重新进行上述实验。
本发明中,爆破滚动初速度模拟装置,通过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实现对岩块滚动初速度的调节;其下安置可伸缩转动杆,通过调节转动杆的长度实现岩块初始运动角度的调节;钢框架四面安装可视化玻璃,玻璃面上画有网格,可清晰观测岩块滚动堆积分布以及对边坡造成的影响;在土体的上方和侧面安置数字摄像头,可以精确记录下实验过程中岩块及土体的细微变化,并完成对堆积范围等指标的精确量测。
初速度的模拟以滚轮牵引传送带滚动实现,通过控制速度变化也可以进行爆破加速度的简单模拟。
速度模拟装置下安置可伸缩转杆,通过转杆长度的调节改变岩块的初始运动角度,研究不同初始角度下岩块塌落分部规律。
玻璃板的安置使实验全过程直观可见,网格的布设使岩块及土体的运动规律直观化,并可分析岩块滚轮分布形态及对坡体的扰动影响大小。
坡体上方和侧面安置的数字摄像头,可以精确记录下实验过程中岩块及土体的细微变化,并完成对堆积范围等指标的精确量测,准确性大大提高。所述装置上方采用重物压力的形式加载,传压轴使压力保持竖直,避免偏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解决了以前实验中的诸多不便,通过转轴牵引传送带滚动实现初速度的控制,方便高效;
2通过调节转杆的长度可以实现初始运动角度的调节,更加逼近真实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3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