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无线通信单元及电流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762.5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雅奎·比尔;克里斯托·C·贝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杨颖 |
地址: | 新加坡启汇城***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无线通信 单元 电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在电路(例如电荷泵电路(charge pump circuit))中控制电流的装置及方法,尤其关于一种用于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hase locked loop frequencysynthesiser)的控制电荷泵的电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主要焦点及应用是用于频率产生电路(frequency generation circuits)(例如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控制电路。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广泛应用于基于通信的频率产生器的多种形式中,从移动电话到家用收音机及电视机。相比本地振荡器频率产生电路其他形式的使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提供许多优势。例如,基于锁相环的频率产生电路提供高电平(high level)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且易于被数字电路如微处理器控制。
图1为包含相位侦测器(phase detector)110、回路滤波器(loop filter)120、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130及分频器(divider)140的基本锁相环100的简化方框图。相位侦测器110比较输入信号105与分频器140输出的参考信号(fREF)106,以产生与信号105及106之间的相位差成比例的误差信号(ferr)107。回路滤波器120提取误差信号107的低频成份(low frequencycontent),作为压控振荡器130的输入。压控振荡器130在其输出信号(fout)108中产生变化,该输出信号108与误差信号107成比例。输出信号108中的变化通常被分频器140分频,产生参考信号106。通过将该参考信号106反馈回相位侦测器110,形成一个确保输入信号105具有与参考信号106相同相位的闭合环路系统(closed loop system)。
通常,在图1的电路范例中,为了有效地过滤掉高频噪声,需要一回路滤波器,例如相位侦测器110的输出。约二十年前,锁相环从使用电压输出(voltage-output)相位侦测器转换到使用电流输出(current-output)相位侦测器。这样一来,实现作为回路滤波器的电容性阻抗(capacitive impedance)的整合就非常方便。在锁相环领域中,电流输出相位侦测器经常被当作逻辑输出(logic-output)相位侦测器和电荷泵。
图2为基本电荷泵250的简化电路图。电荷泵250包含正供电轨(positivesupply rail)(VDD)255、负供电轨(negative supply rail)(VSS)280、电流源(current source)(IP)260、电流吸收器(current sink)(IN)275、第一开关(Pmos)265及第二开关(Nmos)270的。电流源(IP)260耦接于正供电轨(VDD)255与第一开关265之间。第一开关265耦接于第二开关270。电流吸收器(IN)275耦接于负供电轨(VSS)280与第二开关270之间。在此例中IP=IN=IOUT。理想地,IP=IN,如此,对于零输入相位变化,在输出端281的IOUT中为零变化(zero change)且在电荷泵输出特性中无间断性。
相位侦测器(未绘示)的输出提供“UP”门信号(gating signal)264及“DOWN”门信号269,分别打开第一开关265及第二开关270。当“UP”信号264为低(low)且“DOWN”信号269为低时,第一开关265被打开且第二开关270被关闭。这样便导致电流源(IP)260的电流从正供电轨255流至输出端281作为IOUT(在图1的电路中会被传递至回路滤波器)。当“UP”信号264为高(high)且“DOWN”信号269为高时,第一开关265被关闭且第二开关270被打开。这样便导致电流从输出端281流出并流入负供电轨280,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