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225.0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34 | 分类号: | D04B27/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李红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经编机 牵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经编机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经过纬纱输送链的驱动装置及布面切割才能完成经编工序,但是目前对完成这两项工序需要使用两组机械才能完成,这就增加了企业的前期投入,占地面积也较大,不利于实际生产,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经编过程中需要多组机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减速电机、横撑管一和横撑管二,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左墙板上,所述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设有横撑管一和横撑管二,所述减速电机连接牵拉辊二,所述牵拉辊二上方设有牵拉辊一,所述牵拉辊一和牵拉辊二后方设有卷布辊一,所述卷布辊一下方设有卷布辊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牵拉辊一、牵拉辊二都与卷布辊一接触,但是牵拉辊一和牵拉辊二之间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牵拉辊一和牵拉辊二的右侧分别设有齿形带轮一和齿形带轮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齿形带轮一和齿形带轮二上设有齿形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齿形带轮一和齿形带轮二中间设有皮带张紧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采用一套电子控制的三辊式结构。主机编织出来的玻璃纤维经过由电机驱动的牵拉辊拉出,再由卷布辊送出。此外,该牵拉装置上同时集成了纬纱输送链的驱动装置及布面切割装置,大大简化了整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墙板示意图;
图中1、左墙板,2、右墙板,3、减速电机,4、牵拉辊一,5、牵拉辊二,6、卷布辊一,7、卷布辊二,8、横撑管一,9、横撑管二,10、齿形带轮一,11、齿形带轮二,12、齿形带,13、皮带张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多轴向经编机牵拉装置,包括左墙板1、右墙板2、减速电机3、横撑管一8和横撑管二9,所述减速电机3安装在左墙板1上,所述左墙板1和右墙板2之间设有横撑管一8和横撑管二9,所述减速电机2连接牵拉辊二5,所述牵拉辊二5上方设有牵拉辊一4,所述牵拉辊一4和牵拉辊二5后方设有卷布辊一6,所述卷布辊一6下方设有卷布辊二7。
其减速电机2连接的牵拉辊二5然后带动牵拉辊一4转动,布卷从牵拉辊一4进入经由卷布辊一6、牵拉辊二5最后从卷布辊二7出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牵拉辊一4、牵拉辊二5都与卷布辊一6接触,但是牵拉辊一4和牵拉辊二5之间不接触。
这种方式排列的牵拉辊一4、牵拉辊二5和卷布辊一6的方式布卷进入机械后,布卷缠绕在牵拉辊一4、牵拉辊二5和卷布辊一6上形成“S”形,启动牵拉辊二5开始转动的时候就能将布卷缠绕在机械上,保证布卷贴合,保证生产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牵拉辊一4和牵拉辊二5的右侧分别设有齿形带轮一10和齿形带轮二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齿形带轮一10和齿形带轮二11上设有齿形带12。
齿形带轮一10、齿形带轮二11和齿形带12的结构能够为牵拉辊一4和牵拉辊二5提供动力,保证牵拉辊一4和牵拉辊二5能够带动布卷运行,使用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齿形带轮一10和齿形带轮二11中间设有皮带张紧机构13。
安装在齿形带轮一10和齿形带轮二11中间的皮带张紧机构13能够保证齿形带12一直处于张紧状态,保证齿形带12不出现松弛的状况,同时也能保证机械的工作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相平衡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泵热水器
- 下一篇:蝶烯类有机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