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折叠后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168.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金福龙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7/04 | 分类号: | B62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后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后架是自行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承担着驮运货物,还要承担着驮人的作用。
现有的技术中,自行车后架的样式多种多样:有最初的基础形式、有将后架表面积扩大的扩展形式、也有将后座改装成座椅的形式。但除了最初的自行车后架形式安全隐患较小以外,将自行车后架表面积扩大的扩展形式在骑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重心不稳,而且表面积扩大的自行车后架会增加自行车的总体宽度,增加与其他车辆碰撞的可能性。改成座椅形式的自行车后架,首先就是车辆重心的升高,容易造成骑行不稳;其次,缺乏对于在后方乘坐的脚部保护机制,人容易将脚伸进后轮中,造成损伤;最后是缺乏对于乘坐人员的后仰保护机制,后方乘坐人员人容易从后方仰翻倒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能分别满足货物驮运和人员乘坐的需求,又能在平常不用的时候将自行车后架的表面积尽量缩到最小,减少重心影响的自行车折叠后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折叠后架,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上设有座椅,所述座椅后方设有固定架,所述车架主体前端设有车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上还连接有靠背、第一扩展架、第二扩展架、第一踏板连接臂和第二踏板连接臂,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踏板,所述第二踏板连接臂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踏板;所述靠背、第一扩展架和第二扩展架均与车架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和第二踏板连接臂均与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靠背包括靠背垫和靠背连接杆,所述靠背垫和靠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连接杆与车架主体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再进一步,所述靠背连接杆上设有承重弧。
进一步,所述第一扩展架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扩展架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扩展架内部通过第一扩展架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扩展架连接片上设有第一扩展架连接片镂空;所述第二扩展架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扩展架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扩展架内部通过第二扩展架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扩展架连接片上设有第二扩展架连接片镂空。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扩展架连接片镂空和第二扩展架连接片镂空为圆形或半圆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主要由第一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一踏板连接臂后臂和第一踏板连接臂斜臂组成,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斜臂的两端分别于第一踏板连接臂前臂和第一踏板连接臂后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连接臂主要由第二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二踏板连接臂后臂和第二踏板连接臂斜臂组成,所述第二踏板连接臂斜臂的两端分别于第二踏板连接臂前臂和第二踏板连接臂后臂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和第一踏板之间按照由外之内为第一踏板连接臂斜臂、第一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一踏板的顺序连接,所述第一踏板连接臂和车架主体之间按照由外之内为车架主体、第一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一踏板连接臂斜臂的顺序连接;所述第二踏板连接臂和第二踏板之间按照由外之内为第二踏板连接臂斜臂、第二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二踏板的顺序连接,所述第二踏板连接臂和车架主体之间按照由外之内为车架主体、第二踏板连接臂前臂、第二踏板连接臂斜臂的顺序连接。
由于第一踏板连接臂分别于第一踏板和车架主体之间的连接顺序不同,造成第一踏板略往外倾斜;由于第二踏板连接臂分别于第二踏板和车架主体之间的连接顺序不同,造成第二踏板略往外倾斜。
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之间形成“V”型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发明自行车折叠后架可以在有驮运货物需求的时候展开第一扩展架和第二扩展架从而增加后架的表面积,再不用的时候又可以将后架收起,减小后架的表面积。同时第一扩展架和第二扩展架通过其本身的第一扩展架连接片和第二扩展架连接片的连接方式连接,降低了本发明的重量。第一扩展架连接片上的第一扩展架连接片镂空和第二扩展架连接片上的第二扩展架连接片镂空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再次降低了本发明的重量,同时又为货物的捆绑提供了方便。2.本发明可以在有人员需要搭乘的情况下将靠背展开,进而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通过第一脚踏板连接臂和第二脚踏板连接臂的独特设计,乘坐人员的脚部蹬踏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并非传统的的平行设置,而是采取了向外倾斜的设置,更加符合人体工学,降低了乘坐人员的腿部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不含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金福龙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金福龙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