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7273.8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暄;王钟鸣;杜劲;王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校正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雷达传感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对目标速度和距离的测量,例如:对公路上车辆的车速进行探测、对物体液位进行测量等,雷达传感器内部集成了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压控振荡器)、环形器、混频器等微波器件,其高度集成化使得用户只需提供电源与调制信号,提高了雷达传感器使用的便捷性。
由于雷达传感器自身设计的原因,使得内置的VCO发出的振荡信号的线性度较差,以致在进行距离测量时,其测量精度很难达到较高标准,又因其VCO部件全部集成于雷达传感器内部,因而难以通过直接修改VCO的方式来提高VCO发出的振荡信号的线性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雷达传感器中VCO发出的振荡信号的线性度,提升雷达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包括:
向雷达传感器发送基准信号,并接收所述雷达传感器返回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
采用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校正;
控制所述雷达传感器输出调整后的振荡信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频率校正的装置,包括:
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向雷达传感器发送基准信号,并接收所述雷达传感器返回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
频率校正模块,用于采用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校正;
控制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雷达传感器输出调整后的振荡信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向雷达传感器发送基准信号,并根据接收雷达传感器返回的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校正雷达传感器发出的振荡信号,提高了雷达传感器中VCO发出的振荡信号的线性度,提升了雷达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率校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率校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雷达传感器在进行振荡信号的线性校正的同时,也会向目标物体发射振荡信号,因此输入到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混频器中的信号可以包括所述振荡信号以及与所述目标物体根据所述振荡信号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所述振荡信号为所述雷达传感器中的VCO发出的包含特定频率的信号,所述雷达传感器可以为平面微带天线雷达传感器。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向雷达传感器发送基准信号,并接收所述雷达传感器返回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差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