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结合槽的伞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6200.7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杰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伞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结合槽的伞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折伞,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证书号M417809号专利案),是在一支第一折伞骨1近中间处枢接有一支辅助伞骨2,且该第一折伞骨1与该辅助伞骨2前端分别枢接于一个活动巢3及一个上巢4,于该第一折伞骨1末端枢接一支第二折伞骨5,并于该辅助伞骨2上以一支连动细骨6与该第二折伞骨5前端枢接,再于该第二折伞骨5末端枢接一支第三折伞骨7,于该第一折伞骨1与该第三折伞骨7之间又枢接有一支辅助细骨8,而一个伞布9的中间处与该上巢4固定,在该第二折伞骨5与该伞布9之间再配合缝固一条缝线(图未示)。
当使用者操作该活动巢3相对于该上巢4趋近或远离,就会带动该第一折伞骨1、该辅助伞骨2、该第二折伞骨5、该连动细骨6、该第三折伞骨7及该辅助细骨8,而产生展开或收合的动作,该伞布9受到该第三折伞骨7的连动,也能达到展开及收合的目的,且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连结在该第二折伞骨5与该伞布9之间的缝线会相对于该第二折伞骨5产生滑动,也会被该第二折伞骨5所掣动,以致于缝线容易产生断裂、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部件之间的连结效果且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具结合槽的伞骨。
本发明的具结合槽的伞骨,该伞骨以一条缝线缝固在一个伞布上,该伞骨具有一个外侧端、一个内侧端及一个介于该外侧端与该内侧端之间的结合槽,该结合槽呈长槽状,并具有一个第一端、一个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及一个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延伸段,该缝线能绕穿该结合槽,且能与该结合槽产生相对滑动。
本发明的具结合槽的伞骨,该伞骨为三折式,还具有一支第一折杆、一支与该第一折杆枢接的歧杆、一支与该第一折杆枢接的第二折杆、一支枢接在该歧杆与该第二折杆之间的第一连杆、一支与该第二折杆枢接的第三折杆及一支枢接在该第一折杆与该第三折杆之间的第二连杆,该伞骨的内侧端设于该第一折杆,该外侧端设于该第三折杆,该结合槽设置于该第三折杆且趋近于该第三折杆与该第二折杆枢接处。
本发明的具结合槽的伞骨,该伞骨的第三折杆具有一支主杆段及一个固接于该主杆段的端头,该外侧端设于该主杆段,该端头与该外侧端相反设置,该结合槽设置于该端头。
本发明的具结合槽的伞骨,该伞骨的端头具有一个与该第二折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个位于该第一枢接部外侧且与该第二连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该结合槽的第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枢接部,该第二端对应于该第二枢接部
本发明的具结合槽的伞骨,该伞骨的端头还具有一个由该第一枢接部朝该第二枢接部呈圆弧延伸且与该伞布接触的弯弧面,该弯弧面朝该伞布凸出呈圆弧状,该结合槽的延伸段也朝该伞布凸出呈弯弧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结合槽的设置,在开伞与收伞的操作过程中,能使该缝线与该结合槽产生相对滑动,且防止该缝线被扯动而能延长使用寿命,以确保伞具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多折伞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结合槽的伞骨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示意图,显示该伞骨在展开状态;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操作示意图,显示该伞骨在收合状态;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具结合槽的伞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伞骨100以一条缝线110缝固在一个伞布200上,且配合一个上巢300、一个下巢400及一支中棒500而构成一个伞具。
该伞骨100具有一个外侧端51、一个内侧端11及一个介于该外侧端51与该内侧端11之间的结合槽70。
本实施例的伞骨100为三折式,还具有一支枢接在该上巢300的第一折杆10、一支与该第一折杆10枢接且另端枢接在该下巢400的歧杆20、一支与该第一折杆10枢接的第二折杆30、一支枢接在该歧杆20与该第二折杆30之间的第一连杆40、一支与该第二折杆30枢接的第三折杆50及一支枢接在该第一折杆10与该第三折杆50之间的第二连杆60,该伞骨100的内侧端11设于该第一折杆10,该外侧端51设于该第三折杆50,该结合槽70设置于该第三折杆50且趋近于该第三折杆50与该第二折杆30枢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杰,未经陈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片式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鞋底和鞋面的压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