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煤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4829.8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森;郝卫东;胡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6 | 分类号: | B65D88/26;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储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斗。
背景技术
在电力、建材、能源、化工等行业中的生产环节中,常常涉及物料的存储磨制等步骤。例如发电厂的制粉系统,储存在原煤仓中的原煤经过煤斗进入给煤机,再由给煤机输送给磨煤机进行研磨。现有的煤斗多为圆锥形,连接上部煤仓和下部的给煤机。原煤在煤斗中由上向下运动,由于煤斗截面面积的变化,运动速度逐步加快,顺利通过整个煤斗。但是壁面附近的原煤由于壁面摩擦、挤压等作用,壁面煤粒的运动缓慢,甚至沾附或固着在壁面上,并影响中心部分的原煤流动,甚至造成整个煤斗的原煤堵塞,形成“堵煤“和“断煤”,严重时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安全事故。此时,必须借助外力敲打,使原煤与壁面脱离,恢复煤粒的运动才能恢复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煤斗;采用最速降线作为形线、能够使壁面上的煤粒的运动最为迅捷,减少了原煤与煤斗内壁的壁面摩擦、挤压,减少了原煤在内壁的沾附,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煤斗,所述煤斗的内壁由一条轮廓线绕中心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完整曲面,所述轮廓线的上端点为原煤仓的出口端内边缘上的点,轮廓线的下端点为给煤机入口端内边缘上的点,所述轮廓线是通过上端点与下端点之间的最速降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最速降线作为煤斗形线,减少了原煤与煤斗内壁的壁面摩擦、挤压,减少了原煤在内壁的沾附,能够使壁面上的煤粒运动最为迅捷,避免原煤堵塞形成堵煤、断煤,克服壁面煤粒运动缓慢的问题,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线,2.轮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煤斗,所述煤斗的内壁由一条轮廓线2绕中心线1旋转一周得到的完整曲面,其特征是,所述轮廓线2的上端点A为原煤仓的出口端内边缘上的点,轮廓线的下端点B为给煤机入口端内边缘上的点,所述轮廓线是通过上端点A与下端点B之间的最速降线。
使用时原煤仓的出口端与煤斗的上端面连接,煤斗的下端面与给煤机的入口端连接,原煤通过煤仓、煤斗、给煤机输送给磨煤机进行研磨,进入下道工序。由于煤斗内壁是由最速降线绕中心线旋转一周而成,最速降线是在煤斗内壁表面上由高处下落最快的路线,所以采用最速降线作为形线能够使壁面上的煤粒的运动最为迅捷,最大程度地避免原煤堵塞形成的堵煤和断煤,从而克服壁面煤粒运动缓慢的问题。减少了原煤与煤斗内壁的壁面摩擦、挤压,减少了原煤在内壁的沾附,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结构焦炉煤气脱硫预冷装置
- 下一篇:再生有色涤纶纤维纺丝投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