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灯具玻璃光通量的镀膜液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4686.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春;林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3C17/23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灯具 玻璃 光通量 镀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生产,特别是LED灯的玻璃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灯具玻璃是灯具的重要配件,用于保护光源,但光通过玻璃时,由于玻璃的表面反射和玻璃的自身吸收会造成光通量的损失,导致能源的浪费。增透玻璃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商店的橱窗有广泛的应用,但在灯具玻璃的应用较少,专利CN102506383公开了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制备增透灯具玻璃的方法,此方法将工件玻璃装载在工件架上,由传动系统将工件导入真空室;在真空室内预先设有Nb、Si、或者Ti、Si靶材,然后向真空室通入Ar和O2的混合气体,给靶材通电,使Ar和O2混合气体电离,Nb、Si或者Ti、Si,和O2电离后的氧原子结合形成Nb2 O5和SiO2,或者NiO2和SiO2,并沉积在工件玻璃的表面,制备得到增透灯具玻璃。
此方法生产设备昂贵,生产费用高,而且每次镀膜只能镀一面,要得到双面镀膜玻璃,必须将镀好一面的玻璃进行清洗,然后重复镀膜,生产效率低。另外增透涂层要保持在一定的厚度上,采用物理方法很难精确控制膜层的厚度,从而造成产品品质很难控制,而且对于通过热压得到的灯具玻璃,其还大多具有特殊的形状,很难通过真空镀膜的方式镀膜得到。
发明人提出了可提高光通量的生产工艺,其中关键的是采用具有提高灯具玻璃光通量的镀膜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方便生产、能提高光通量的镀膜液生产方法。
其步骤有:
1)在酸或碱的催化下,以硅烷为硅溶胶的前趋体,醇为溶剂,在0~100℃条件下磁力搅拌下反应,制备得到纳米硅溶胶;
2)将至少两种性质不同的纳米硅溶胶混合在醇类溶剂中;所述性质不同是指,纳米颗粒的大小、形貌、pH值或溶剂不同。
另外,最好再通过旋转蒸发的方法,对所述纳米硅溶胶进行浓缩,得到稳定的纳米硅溶胶,然后再混合于醇类溶剂中。
采用本发明镀膜液生产灯具玻璃,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灯具玻璃的透光率明显提高,将其应用于灯具的灯罩盖板,可以明显提高灯具的光通量,增加了灯的发光效率,降低了灯的能源消耗。
另外,步骤1)所述硅烷可以为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基聚硅酸酯、3-环氧丙醇三甲氧基硅烷、γ-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醇可以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庚醇、正已醇、乙二醇、甲基乙二醇、乙基乙二醇、1-甲基-1,2-丙二醇、1-乙基-1,2-丙二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酸可以为甲酸、乙酸、正丙酸、异丙酸、正丁酸、异丁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盐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碱可以为氨水、乙基氨、丙基氨、丁基氨、二乙胺、二乙基氨、三乙基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步骤2)所述醇类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庚醇、正已醇、乙二醇、甲基乙二醇、乙基乙二醇、1-甲基-1,2-丙二醇、1-乙基-1,2-丙二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案例1:
1、制备镀膜液:
将313克四乙氧基硅分散在450克乙醇中,加入0.2N硝酸水溶液233克,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通过旋转蒸发,将硅溶胶浓缩得到460克纳米硅溶胶1。
将178克四乙氧基硅分散在1080克乙醇中,加入0.16N的氨水98克,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后,通过旋转蒸发,将硅溶胶浓缩得到630克纳米硅溶胶2。
在磁力搅拌下将纳米硅溶胶1加入到1210克乙醇和1210克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均匀后,在磁力搅拌下将630克纳米硅溶胶2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过夜,制备得到增透镀膜液。
2、应用:
将灯具玻璃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在烘箱中干燥,冷却后,将胶体溶液通过浸涂工艺,对灯具玻璃进行镀膜,镀膜完毕后,在高温炉中对膜层进行固化处理,处理温度为200~720℃,冷却后得到增透灯具玻璃。
二、实施案例2:
1、制备镀膜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