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3963.6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冉奋;赵磊;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48 | 分类号: | H01G11/48;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高分子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成分为具有多种骨架结构的导电纳米铜粉掺杂的聚酰亚胺;纳米铜粉的粒径在1-100 nm之间;电极比容量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为57~80 F/g。
2.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溶液A的制备:将二元酸酐与二胺按照摩尔比1~2∶1~2的比例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A溶液;
(2)溶液B的制备:将纳米铜粉按照0.005~0.01 mol比50 ml的比例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经过30 min搅拌、超声得到溶液B;
(3)然后将溶液A和溶液B快速混合,超声30 min,在搅拌条件,在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6~8 h,反应温度为200~210 oC;得到的产物经过滤、乙醇洗涤,在烘箱中120 ℃干燥10~12 h得到纳米铜掺杂的聚酰胺酸;
(4)将步骤(3)得到的聚酰胺酸在惰性气体保护下,300~320 ℃热处理6 ~8 h得到粉末状黄色纳米铜掺杂的聚酰亚胺电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元酸酐为1,4,5,8-萘四羧酸二酐,或者均苯四甲酸二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胺为对苯二胺,或者乙二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NMP,或者DMF。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9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