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邮箱附件下载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793.1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3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铁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H04L29/06;H04L12/58;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何平,邓云鹏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箱 附件 下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邮箱附件下载是互联网邮件服务中最为基础的特性,下载和浏览附件是用户登录邮箱的主要目的之一。传统的邮箱附件下载方法中,如图9所示,每次要下载附件,特别是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下载附件时,都需要访问浏览器或邮箱客户端的读信页面,点击下载工具或者按钮完成下载。在这个过程中,下载附件所必须的登录信息和附件信息,需要通过登录和操作邮箱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取得;在点击下载工具或按钮触发下载后,再请求邮件服务器根据通讯协议传递附件数据到操作的终端设备中,从而完成下载。
由于传统的这种邮箱附件下载方法每次都需要用户访问浏览器或邮箱客户端的读信页面,并进行点击操作,因此操作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能简化操作的邮箱附件下载方法和系统。
一种邮箱附件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扫描条码,获取条码中预存的网络地址;
解析所述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获取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
根据所述权限认证信息进行权限认证,认证通过则
根据所述附件关键信息下载附件。
一种邮箱附件下载系统,包括:
条码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条码,获取条码中预存的网络地址;
地址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获取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
权限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限认证信息进行权限认证;
附件下载模块,用于在权限认证通过后,根据所述附件关键信息下载附件。
上述邮箱附件下载方法和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用户每次登录和操作邮箱客户端,通过扫描条码即可获取到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从而实现附件下载,大大简化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邮箱附件下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条码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条码生成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邮箱附件下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邮箱附件下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条码创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传统的邮箱附件下载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邮箱附件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扫描条码,获取条码中预存的网络地址。
本实施例中,预先在条码中存有网络地址,该网络地址由网页地址和预先生成的下载参数构成。获取到该网络地址,可调用浏览器访问其中的网页地址,并可根据下载参数获取到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
步骤S102中,可通过具有扫描功能的终端设备扫描条码,这些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也可以为条码扫描装置。所述的条码,可以是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等。该条码可以图片的形式存储在终端设备中,通过终端设备中的条码扫描软件进行扫描。也可以纸件的形式附带在物品上,通过条码扫描装置进行扫描。
步骤S104,解析所述网络地址,根据网络地址获取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解析网络地址,即可得到网页地址和下载参数。例如,条码中预存的网络地址为:http://mail.qq.com/cgi-bin/d?xxxx,其中,http://mail.qq.com/cgi-bin为网页地址,可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d?xxxx则为下载参数,根据该下载参数即可获取到权限认证信息和附件关键信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权限认证信息包括登录状态信息和时间戳。其中,登录状态信息可以是用户帐号、密码等验证信息,也可以是登录态关键字。具体的,接收用户登录邮箱输入的帐号、密码等验证信息,根据验证信息进行权限认证,验证通过则生成登录态关键字,该登录态关键字具有时效性,即在一段时间内有效。持有该登录态关键字去请求服务,则被视为合法即有“登录态”。时间戳记录了生成条码的时间,预先可设置条码在一段时间内有效,根据时间戳即可检测条码是否超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