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046.8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越;万延尧;王昕;苏颖;陈德娟;张尚;李青溪;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津海制冷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2 | 分类号: | B23K11/02;B23K11/30;B23K35/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电阻 方法 | ||
1.一种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是选取焊接管,选取两根待焊的管路件; 第二步是制作电极,焊接设备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有固定管路件的中心孔,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焊接侧留有缺口,缺口内嵌装辅助电极,辅助电极也设有夹持管路件的中心孔; 第三步固定管路件,将选取的管路件分别夹持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 第四步是进行焊接,启动焊接设备,完成电阻对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由上、下夹钳电极组成,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上、下夹钳电极分别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中心孔由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上、下夹钳电极凹槽装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由上、下辅助电极组成,辅助电极的上、下辅助电极上开设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辅助电极的中心孔由上、下辅助电极凹槽装配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焊接侧的缺口呈燕尾状,辅助电极和缺口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和第一电极焊接侧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管路件的焊接端和辅助电极焊接侧齐平,L=nd/k, 其中, L是辅助电极的长度;d是管路件外径;k是辅助电极的稳定系数,n取值范围0.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是铬锆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路件电阻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上设有冷却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津海制冷管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津海制冷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0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