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前列腺病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2824.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圣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前列腺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前列腺发病不仅可引起局部的不适和症状,更重要的是,还可引起全身症状和不适,甚至引起尿毒症、肿瘤等恶性疾病。
我国是世界前列腺系列疾病发病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杂乱,前列腺疾病正在逐渐年轻化,中老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逐步增多。据卫生资料统计表明,这类疾病患者已达1.2~1.4亿之多。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是男性前列腺的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始于40岁以后,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为多见。前列炎疾病有时和早泄同时出现,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有排尿困难,轻者夜里起床小便次数增多,有尿不净或尿完后还有少量排出的现象;严重者出现尿流变细,甚或排不出的现象;同时常伴有腰酸腰痛、四肢无力、遗精等症状。前列腺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短期来看,可造成失眠多梦、乏力头晕、腰骶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长期来看,致病菌会沿后尿道上行感染,引发后尿道炎症,也会循输精管下行至阴囊,诱发附睾睾丸炎。
前列腺疾病具有以下特点:1.在青壮年时期,前列腺易发生的疾病主要为急、慢性前列腺炎。青壮年时期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期,性活动频繁,在性兴奋的刺激下易导致前列腺的反复充血,诱发炎症。同时,青壮年时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为病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疲劳、烟酒过度、生活不规律、久坐、熬夜、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其它部位发生感染,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就可进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症,造成脓性分泌物、代谢物瘀阻。2.在老年时期,睾丸功能退化,激素水平降低,性激素间的比例发生紊乱,而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前列腺炎症的长期刺激也是导致腺体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的重要因素,且两 者互为影响,时常共同存在。研究表明,51~60岁有50%的人出现病理上的前列腺增生症,至80岁时,有90%出现前列腺增生症。
目前治疗前列腺病的方法有按摩治疗、中医熏蒸保健、抗生素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注射治疗等多种方式。有专家表示,以上常规前列腺疾病治疗方法,都各自有一定的局限性。前列腺组织结构特殊,外围包裹着三层致密、坚硬的脂质包膜,药物很难渗入腺体内发挥功效,而且腺体内由极其丰富的内质网及间隔组成,血流极不丰富。临床显示,常规用药方法如:输液、打针、口服药物等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前列腺内的药量极少,很难达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对增生组织更是无济于事。有些患者口服、输液用药后症状减轻或暂时消失,这是因为微乎其微的药量暂时抑制了病菌(病菌只是被抑制住被“麻醉”了,暂时处于“休眠”状态而已,病菌不活跃了,这时患者的症状也就缓解,甚至暂时消除了,但在停药一段时间后病菌又活跃起来,患者症状又出现反复。病情反复后,患者又开始用药,这样长期反复用药,导致患者肝脏、肾脏、肠胃严重损害,还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病的中药,该中药成品具有易吸收、见效快、无反复、便于存放、食用方便的特点,且口味甘甜、价格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中药,其组分包括(用量为重量份):石韦18~22、瞿麦18~22、海金沙18~22、五味子13~17、菟丝子13~17、蛇床子13~17、车前子13~17、地夫子13~17、金樱子13~17、牛蒡子13~17、蒲公英13~17、地丁13~17、金钱草13~17、通草4~6、沙苑蒺藜18~22。
将上述组分制成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将上述中药组分经过筛选,去除杂质放入煎药容器中,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加入白开水,煎药用水量以浸过药面3~5厘米为宜,浸泡20~30分钟;
(2)加热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改用文火,以沸腾开始计算加热20~30分钟,加热过程中搅拌2~3次;
(3)将煎煮后的中药组分冷却20~25℃,然后过滤,获得滤液即为本发明中药液,可即刻饮用;
(4)将过滤后的中药组分继续加入白开水,煎药用水量以浸过药面1~3厘米为宜;
(5)用文火加热25~30分钟,加热过程中搅拌2~3次,加入黄片糖适量,继续加5~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圣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圣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