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1432.3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文;陈池光;陈尚明;陈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业晟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28 | 分类号: | C08J11/28;C08J11/24;C08L75/04;C08G18/40;C08G18/30;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废料 回收 工艺 | ||
1.一种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反应釜中加入聚氨酯废料、降解剂和催化剂,并进行氩气保护,将体系放置于油浴中缓慢升温,其中,所述降解剂选用烷基多元醇中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降解剂的用量为聚氨酯废料的1~3倍;所述烷基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乙醇胺、一缩二乙二醇、季戊四醇;
(2)、待油浴温度升至温度A时,将降解反应维持在温度A、反应时间B后停止加热;
(3)、利用回收工艺对目标反应产物进行回收处理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时,所述降解剂选用乙二醇、二乙二醇的混合物,其中,乙二醇:二乙二醇=1~3:0.5~2;并且
步骤(2)中的温度A为180~235℃,反应时间B为2.5~3.5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时,所述降解剂选用一缩二乙二醇、乙醇胺的混合物,其中,一缩二乙二醇:乙醇胺=5~9:1~3;并且
步骤(2)中的温度A为140~190℃,反应时间B为2.5~3.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时,所述降解剂选用丙二醇、二丙二醇、乙醇胺的混合物,其中,丙二醇:二丙二醇:乙醇胺=6~9:5~9:1~2;并且
步骤(2)中的温度A为135~185℃,反应时间B为2.5~3.5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时,所述降解剂选用乙二醇、乙醇胺的混合物,其中,乙二醇:乙醇胺=1~2:1~2;并且
步骤(2)中的温度A为145~195℃,反应时间B为5.5~6.5h。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用醋酸锂、醋酸钠或醋酸钾;
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聚氨酯废料的0.5-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时, 步骤(3)的回收工艺包括:
将体系继续静置于油浴中,待反应产物自动分层完毕,将反应装置移出油浴,将油滴干;
将反应物冷却直至上层变为固体、下层依然为液体,然后回收上层固体以及下层液体,其中,回收的上层固体包括聚多元醇组分,回收的下层液体包括脲、氨基甲酸酯、胺组分;
将回收的上层固体与异氰酸酯反应,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粒料;将回收的下层产物蒸馏提纯,用于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选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氨酯废料主要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时,步骤(3)的回收工艺包括:
将体系和油浴温度降到60~120℃左右,水泵减压将降解剂抽干;
抽干降解剂后氩气保护,将体系移出油浴将油滴干;
将反应产物溶于苯中,常压过滤;
滤液中加入乙二醇萃取,待分层后分液,将萃取和分液操作重复2~5次;
将萃取后的苯溶液旋干,再置于油浴中用油泵减压将低于300℃的组分除去,最后得到降解产物聚多元醇。
10.如权利要求1、7或9所述的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废料在进入反应釜之前还可经过预先处理,包括:
将聚氨酯废料进行清洗、除杂;
将聚氨酯塑料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聚氨酯粉末,其粒径控制在≤80×80mm;
将聚氨酯粉末进行化学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业晟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业晟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