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轴前轴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0320.6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创;祝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71/02 | 分类号: | D05B7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轴前 轴套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下轴前轴套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缝纫机的旋梭部,对旋梭与梭芯的配合部位供给润滑油,使旋梭相对于梭芯均匀地旋转。缝纫机的旋梭由下轴前轴套组件进行供油。下轴前轴套组件的结构是:在下轴外套装有轴套,下轴在轴套内高速旋转,在轴套的两端与下轴之间设置有油封,油封用于防止轴套内的油从下轴往外漏。由于下轴转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附着在下轴上的油也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油往外甩,虽然设置了油封,但仍存在漏油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在工作时油从下轴往外漏的下轴前轴套组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轴前轴套组件,包括有下轴及套装在下轴外的轴套,下轴在轴套内转动,所述的下轴本体上轴向设置有盲孔,盲孔为旋梭供油管道,在位于轴套内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径向设置有与旋梭供油管道联通的通孔,在通孔的一侧、旋梭供油管道所在端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凹槽及回流槽,所述的回流槽在下轴转动时将可油引导至凹槽。
上述的回流槽位于下轴本体上设置有旋梭供油管道的一端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回流槽的内端与通孔之间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回流槽的内端与凹槽联通。
上述的轴套上设置有轴孔,下轴设置在轴套的轴孔内,轴孔的末端为扩孔,轴孔的中部设置有储油槽,轴套的末端与下轴之间设置有轴承,储油槽与下轴上的通孔位置对应,且储油槽、通孔及旋梭供油管道联通。
上述的轴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簧,卡簧固定轴承防止下轴轴向蹿动。
上述的轴承之内的扩孔与下轴之间、轴套轴孔的前端与下轴之间分别设置有油封。
上述的轴套上径向设置有柱塞泵孔,柱塞泵设置在柱塞泵孔内,柱塞泵孔与下轴上的凹槽对齐,在与柱塞泵孔同一横截面的轴套上设置有进油孔。
上述的柱塞泵与进油孔成90°的夹角。
上述的柱塞泵是轴套上设置的柱塞泵孔中安装的注塞弹簧配合下轴上的凹槽在下轴的高速旋转下通过进油孔实现活塞式泵油。
上述的轴套上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与储油槽联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发明设置的螺旋方向与下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回流槽,在下轴转动的情况下可使附着在下轴上的油经过回流槽回流至凹槽内在套内形成循环,避免了从下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向外漏油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下轴前轴套组件,包括有下轴10及套装在下轴10外的轴套20,下轴10在轴套20内转动,所述的下轴本体上轴向设置有盲孔,盲孔为旋梭供油管道30,在位于轴套20内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径向设置有与旋梭供油管道30联通的通孔40,在通孔10的一侧、旋梭供油管道30所在端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凹槽60及回流槽50,所述的回流槽50在下轴10转动时将可油引导至凹槽60,形成套内循环。回流槽50可设置成螺旋方向与下轴10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回流槽50位于下轴本体上设置有旋梭供油管道30的一端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回流槽50的内端与通孔40之间的下轴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60,回流槽50的内端与凹槽60联通。
上述的轴套20上设置有轴孔,下轴10设置在轴套20的轴孔内,轴孔的末端为扩孔201,轴孔的中部设置有储油槽202,轴套20的末端与下轴10之间设置有轴承70,储油槽202与下轴10上的通孔40位置对应,且储油槽202、通孔40及旋梭供油管道30联通。
上述的轴承7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簧80,卡簧80固定轴承70防止下轴10轴向蹿动。轴承70外径与轴套20内径过盈配合,轴承70内径与下轴10外径过盈配合,防止下轴10径向跳动
上述的轴承70之内的扩孔201与下轴10之间、轴套20轴孔的前端与下轴10之间分别设置有油封100、110。回流槽50位于油封100、110之内的下轴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