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形组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8844.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振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形组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形组钩。
背景技术
海杆底钓一般用两种组钩:一种是炸弹钩,另一种是单钩或双钩。这两种钩都有三个共同的缺陷:一是不适宜在淤泥底和乱石底的水域垂钓;二是怕小鱼吃钩;三是可能被流水冲走饵料。
在淤泥底水域垂钓,上述两种钩组都可能连钩带饵陷在淤泥里,使鱼无法找到饵钩。
在乱石底水域垂钓,当饵料脱落或被小鱼吃光时,上述两种组钩都可能挂在乱石上或夹在石缝中。
海杆垂钓,钩组一般离岸数十米。如垂钓水域小鱼较多,则小鱼会把饵料吃光,不管小鱼是否上钩,钓手都需将钩组收回重新上饵再投出去。既浪费了饵料,还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流动水中垂钓,上述两种组钩上的饵料都有可能被流水冲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于海杆底钓的塔形组钩,在海杆底钩时,它能使钩饵不会陷进淤泥中,钩线不易被乱石挂住,也不怕小鱼捣乱,更不怕饵料被流水冲走。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塔形组钩,包括鱼钩、硬脑线,设有由两个漏斗反向对接固定而成的细腰塔体,在每个漏斗斗身中部外侧矗立有一组圆环形布排的鱼钩,鱼钩钩背向外,鱼钩钩尖向内,鱼钩通过硬脑线与漏斗斗身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漏斗形状大小相同,漏斗轴向长度为50—200mm,漏斗外圈直径为50—200mm,漏斗内圈直径为25—80mm。
在所述漏斗斗身距其外圈2—5mm的圆环中开有均布的3—8个ф0.1mm—ф2mm的小孔,硬脑线一端与鱼钩固定连结,其另一端穿过小孔并固定在小孔上,硬脑线和鱼钩矗立在漏斗外侧,硬脑线长度为20—150mm。所述硬脑线为钢丝或粗鱼丝。
所述塔体细腰部粘贴覆盖有硬且韧的面团。细腰塔体任一外端部开有一个ф0.5—2mm的孔,与主线连结,成为一副海杆底钓组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塔形组钩投到钓点时在主线末端的铅坠的作用下呈竖立状态,当鱼类企图靠近组钩的饵料吸食时,其头部的突出部分会与塔形组钩的部分鱼钩的钓尖接触,鱼离开时,鱼钩会挂住其突出部,鱼一旦挣扎,其它鱼钩就会刺入鱼前部的其它部位,使之无法脱逃。
(2)由于塔形组钩的鱼钩与地面无接触,不存在挂底问题,硬且韧的面团数小时内都不会与塔体分离,故不怕小鱼吸食和流水冲击。由于塔形组钩着地处是漏斗状,故不会陷阱淤泥中,掉进石缝中的概率也大大低于其他组钩。
(3)本塔形组钩用在海杆底钓时能很好地克服其他组钩所存在的缺陷,为钓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饵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塔形组钩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塔形组钩由两个漏斗1以及分别安装在两个漏斗1斗身中部的两组鱼钩2组成,所述两个漏斗1反向对接固定而成为细腰塔体7,即两个漏斗1的内圈4对接。在每个漏斗1斗身中部外侧矗立有一组圆环形布排的鱼钩2,该圆环形平面与漏斗1外圈6平面平行,在该圆环上等距开有六个小孔5,取一段硬脑线3与鱼钩1紧固连结,其另一端穿过小孔与并固定粘贴在该小孔5上,硬脑线3可以选用钢丝或粗鱼丝。漏斗1的轴向长度为50—200mm,漏斗1外圈6的直径为ф50—ф200mm,漏斗1内圈4的直径为ф25—ф80mm,漏斗1斗身上的圆环与漏斗1外侧6的距离为2—5mm,在环形上等距开有3—8个小孔5,小孔5的直径为ф0.1—ф2mm。在本实施例中,漏斗1的轴向长度为80mm,漏斗外圈6的直径为ф70mm,漏斗1内圈4的直径为ф40mm,漏斗1斗身上的圆环与其外圈6相距3mm。在塔体8的中间细腰部粘贴覆盖一层硬又韧的面团。在任一个漏斗1外端部附近开有一个ф0.5—2mm的孔,与主线连结,成为一副海杆底钓组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振,未经张有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