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两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8842.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两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两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一般都是采用电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现在虽已经出现了采用光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的连接器,但与现有的以电为传输媒介的连接器并不兼容,局限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电两用连接器。
一种光电两用连接器,包括壳体、平面光波导分光器、光电转换单元、光波导、准直透镜及电连接端子。该准直透镜及电连接端子安装于壳体的一端。该平面光波导分光器、光电转换单元、及光波导安装于壳体内。该平面光波导分光器包括两个分支端,该两个分支端分别与该光波导及该光电转换单元连接;该光波导与该准直透镜连接。该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电连接端子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准直透镜和电连接端子分别传递光信号和电信号,从而使得光电两用连接器既可以传递光信号也可以传递电信号,扩展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电两用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光电两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电两用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光电转换单元27、准直透镜40、41、电连接端子50、及光纤60、61。
该壳体10大致呈方形块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3。该壳体10内形成有容纳腔15,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及光电转换单元30、31位于容纳腔15内。该第二端13形成有开口17。该准直透镜40、41及该电连接端子50位于该开口17内。
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邻近该第一端11设置,每个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分别包括一个汇聚端以及两个分支端。光纤60、61穿过第一端11且光纤60、61的端部分别位于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的汇聚端的上方。光电两用连接器100还包括分别与光纤60、61的端部对应的反射镜70、7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光纤60、61直接与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21的汇聚端相连,从而省去该反射镜70、71。
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的分支端分别与光波导23及光电转换单元30连接。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1的分支端分别与光波导25及光电转换单元31连接。光波导23与准直透镜40连接。光波导25与准直透镜41连接。光电转换单元30、31分别与电连接端子5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连接端子50为金手指。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单元27包括光电二极管30、为激光二极管31、放大器80、激光驱动器81及协议芯片83。放大器80及协议芯片83依次连接于光电二极管30及电连接端子50之间。激光驱动器81及协议芯片83依次连接于激光二极管31及电连接端子50之间。由于放大器80、激光驱动器81及协议芯片83是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进一步描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光电转换单元27也可只包括光电二极管30、放大器80、及协议芯片83,或者只包括激光二极管31、激光驱动器81、及协议芯片83。
当工作时,反射镜70将光纤60传输的光信号(下行光信号)弯折90度后传输到该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的汇聚端。该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0将光信号分成两束,一束由其中一分支端经由光波导23传输到准直透镜40后输出,另一束由其中另一分支端经由光电二极管30转换为电信号后依次经放大器80、协议芯片83由电连接端子50输出。
准直透镜41接收的光信号经过光波导25到达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1的一分支端,电连接端子50接收的电信号经过协议芯片83、激光驱动器81后到达激光二极管31,激光二极管31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并将光信号送到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1的另一分支端。平面光波导分光器21将接收的光信号(上行光信号)经由汇聚端送到反射镜71,反射镜71将光信号弯折90度后传输到光纤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单元27从电连接端子50得到电源供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单元27也可以内置有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