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氧化钛/氧化镁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8124.5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熊杰;杜平凡;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1/44;D06M15/263;B01J21/10;D04H1/4209;D04H1/4382;D04H1/72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氧化镁 纳米 光催化 功能 织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钛/氧化镁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配制PVP与DMF质量体积比为13:100的溶液,将体积为DMF溶剂12%的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以及和PVP质量相同的Mg(NO3)2·6H2O加入到该溶液中,经磁力搅拌8h获得MgO前驱体纺丝液;配制PVAc与DMF质量体积比为13:100的溶液,将体积为DMF溶剂15%的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体积为DMF溶剂10%的HAc,以及质量2倍于PVAc的TTIP加入到该溶液中,经磁力搅拌8h获得TiO2前驱体纺丝液;将MgO前驱体纺丝液和TiO2前驱体纺丝液分别装入到各自注射器中,在同轴喷丝头和接收极板间加18KV电压,带电液滴在电场的作用下克服自身的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由两台微量注射泵分别控制各自注射器的挤出速率;随着溶剂挥发,喷射细流固化形成复合纤维,以无序状态收集在接收极板表面的铝膜上形成复合纤维膜;
2)将收集到的复合纤维膜干燥后放入马弗炉烧结,以1°C·min-1的速率升温至450°C后保温1h,冷却后得到TiO2/MgO核壳纳米纤维膜,以1g/10ml的比例将TiO2/MgO核壳纳米纤维膜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20min后得到TiO2/MgO核壳纳米棒光催化剂;
3)涤纶无纺布被用作TiO2/MgO核壳纳米棒光催化剂的负载织物,以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为粘合剂配制纳米棒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浆料,采用轧–烘–焙工艺将光催化剂固定在负载织物上,获得每平方米含55g克TiO2/MgO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氧化钛/氧化镁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个微量注射泵即MgO前躯体纺丝液的挤出速率为0.4~0.6ml·h-1,另一个微量注射泵即TiO2前躯体纺丝液的挤出速率为0.3~0.5ml·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氧化钛/氧化镁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TiO2/MgO核壳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与基于纯TiO2纳米棒的光催化功能织物相比,对亚甲基蓝、甲基橙、罗丹明B三种有机染料的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3.76%、5.84%、6.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1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