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7665.6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洪良仕;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电器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作为高能电源被应用多种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动工具。
通常锂电池就其外形可主要分为方形锂电池和圆柱形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卷绕时电芯内部由隔膜隔开的正、负极片接触不紧密,导致电解液对极片、隔膜润湿较困难。且在卷绕过程中隔膜张力不均匀及张力过大易发生卷绕形变导致电芯S形的出现,极片在充放过程中发生过度膨胀,增大内阻,降低容量,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发挥,更严重的是缩短循环寿命。
而圆柱形锂电池壳体空间较为狭窄,电解液量偏少,闭口化成时,内压较大,容量偏低,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不佳。在过充充电过程中,恒流充电时电压过高,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消耗殆尽,造成电池气胀,引起内阻急剧增大,电池温度急剧上升,隔膜熔化,造成电池爆炸,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现在业内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因电解液干涸导致圆柱形电池的循环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解决因电芯内部隔膜隔开的正、负极片接触不紧密和电解液干涸所带来的问题,避免卷绕形变,电芯S形,增加电解液量,可开口化成,内压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外壳、隔圈、盖板、由卷芯组成的电池卷芯组和灌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解液,所述外壳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每个卷芯是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与一个极耳相连,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隔圈焊接于所述盖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焊接。
所述卷芯为圆柱形或菱形。
所述极耳伸出于所述卷芯的一端或两端。
所述卷芯组设置有至少三个卷芯时,三个所述卷芯的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并联或者混联。
所述卷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五十个。
所述卷芯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外壳的边数小于或等于12。
所述卷芯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外壳为矩形结构。
所述外壳由铝、钢或塑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外壳、隔圈、盖板、由卷芯组成的电池卷芯组和灌装于外壳内的电解液,外壳设置为多边形结构,增加了电解液的存储量,防止电解液干涸,可开口化成,电池内压小,有效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本发明的每个卷芯是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而成,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与一个极耳相连,极耳穿过隔圈焊接于盖板,并且盖板与外壳焊接,而且本发明将卷芯为圆柱形结构,使由隔膜隔开的正、负极片接触更加紧密,减少内阻,避免卷绕形变,电芯S形,增强电池性能发挥,提高电池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极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外壳1、隔圈(图未示)、盖板5、由卷芯6组成的电池卷芯组和灌装于外壳1内的电解液(图未示),外壳1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每个卷芯6是由正极片2、隔膜3、负极片4卷绕而成,正极片2和负极片4分别与一个极耳相连,极耳穿过隔圈焊接于盖板5,并且盖板5与外壳1焊接。
优选的,卷芯6为圆柱形或菱形,将圆柱形卷芯6采用横卧式填装到具有内腔的外壳1中,将正极极耳9和负极极耳8分别穿过隔圈,通过胶纸固定隔圈,防止隔圈定位不良引起焊接盖板5时出现炸火。
优选的,极耳伸出于卷芯6的一端或两端,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8,其中,正极极耳9位于卷芯6最外层表面处,正极极耳9伸出方向垂直于卷芯6最外层表面,为防止正极极耳9和负极极耳8与外壳1的壁壳接触导致短路,在正极极耳9和负极极耳8除与盖板5焊接部位的箔材外,其余部分全部包覆高温胶纸。
优选的,卷芯组设置有至少三个卷芯6时,三个卷芯6的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并联或者混联。
卷芯6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五十个。
卷芯6的数量为一个时,外壳1的边数小于或等于12。
卷芯6的数量为多个时,外壳1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外壳1由铝、钢或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