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989.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相恒学;王世超;王仁林;周哲;孙宾;陈文萍;闻晓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4;C08K5/13;C08K5/15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友好 复合 高分子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面对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具有资源可再生、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吸引着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为含多糖植物经微生物发酵生成的非石油基聚酯材料,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可降解聚酯材料,由于其分子链的立构规整性高,结晶趋势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室温,在0°C附近存放过程会发生二次结晶等因素,导致其材料韧性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人们采用多种物理及化学的方法,对生物质聚酯进行改性,以提高生物质聚酯的力学强度。其中物理改性方法有着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而在生物质聚酯物理共混改性的途径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双酚A类改性剂,但此类改性剂的加入,影响了生物质聚酯的可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所以怎样选用一种改性剂,既能实现改善生物质聚酯力学性能的目的,又不影响其可生物降解性?根据双酚A对生物质聚酯的增韧机理,通过文献及资料调研,选用生物可降解的植物多酚作为改性剂,以期达到提高生物质聚酯力学性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复合高分子膜材料是一种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的生态环保的高分子薄膜,还具有抑菌除臭、防紫外等一系列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生物质聚酯和改性剂加入溶剂中,25-60℃条件下,搅拌溶解2-4h,得聚合物母液,然后运用涂膜法将聚合物母液制备成薄膜,在室温条件下挥发溶剂,得到复合高分子膜材料,其中生物质聚酯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100:1。
所述溶剂为二氧六环或二氧六环和氯仿的复合溶剂。
所述二氧六环和氯仿的复合溶剂中二氧六环和氯仿的体积比为0.5-1:1。
所述生物质聚酯为聚羟基丁酸酯PHB、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己酸)酯PHBHHx中的一种。
所述改性剂为植物多酚。
所述植物多酚为葡萄多酚、苹果多酚或茶多酚。
所述改性剂用量为高分子材料膜质量的1%-50%。
所述生物质聚酯和改性剂在聚合物母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15%。
所述涂膜法为旋涂法。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分子膜材料,其断裂伸长率达到35%;
(2)本发明的高分子薄膜是一种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的生态环保的高分子薄膜;
(3)本发明的高分子薄膜还具有抑菌除臭、防紫外等一系列功能;
(4)本发明制备的复合高分子膜也具有环境友好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有望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取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分子薄膜的拉伸断裂图谱;
图2是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分子薄膜的结晶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不同含量改性剂高分子薄膜的亲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在由41ml二氧六环与41ml氯仿混合制备复合溶剂中,分别加入6.4g PHBV、1.6g茶多酚,在55°C的水浴环境下,机械搅拌3小时。利用旋涂法将均匀的聚合物母液制备成不同尺寸的薄膜,在室温条件下挥发溶剂,即为发明所制备的高分子薄膜。
图1显示了生物质PHBV薄膜经植物多酚改性后的应力应变曲线,由曲线看出,PHBV薄膜经过改性后,其韧性较纯PHBV膜提高接近2500%。植物多酚之所以能够明显改善生物质聚酯的韧性,是因为植物多酚中的酚羟基与生物质聚酯的羰基形成氢键作用,影响了纯生物质聚酯的结构排列,具体体现为其晶体结构上(如图2所示)。由图2知,改性后的生物质聚酯球晶结构呈现为花瓣状的晶体结构,而纯生物质聚酯的球晶结构为环带球晶,且球晶径向尺寸较大。由于改性剂的加入,复合高分子膜的表面亲水性能也有所改变,接触角由97°降低为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9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