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723.3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沟渠 重力 复合 气顶驱 采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改造开采工艺技术,特别是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2009年3月18日,中国专利(CN101387195A)公开了一种倒分支井重力泄油开采技术,该技术采用先打一主井眼,然后在油层部位扩孔,在主井眼的周围打多个支井眼,支井眼是向上的树枝型结构,支井眼内的原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或落向主井眼,完成油流的汇集。该技术利用原有油井进行侧钻汇接,节约了整体开发成本,最大程度扩大了采油面积,提高了原油储量动用程度。由于该技术在油层部位扩孔、打支井眼,好似油桶平放,原油流出动力不够,仍制约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稠油也是石油烃类能源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常规原油资源高达数倍的巨大潜力,稠油粘度大,开采顶流动阻力大,驱替效率也低,难于用常规方法进行开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油层顶部形成气顶压力,且又充分利用原油重力,复合增大原油流动力,从而增加油井利用率和原油总采收率以及产油量的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井内设油管,在油管与主井壁之间设封隔器,该封隔器位于油层中上部,在油层下部且在主井壁周围设若干个定向支井,所述定向支井为上倾角非水平方向,所述定向支井在油层以下部分井段从主井壁四周呈仰角伞状形分布,向定向支井内打入压裂液进行压裂,以便形成更多的泄油裂缝,采用在油层下部由下向上非水平钻井技术,以扩大渗油通道,然后向油层顶部注气或注入药剂造气,原油在重力和气顶压力作用下通过所钻定向支井在主井底部汇集,将抽油泵放入主井原油汇集处进行采油。
所述定向支井也可以从主井周围数十米或数百米之外不同井场不同方向钻定向支井而通向主井。
所述定向支井上倾角为1°-45°。
所述定向支井圆周夹角0°-360°。
所述定向支井在油层下部0.2-100米,主井周围分段进行2-16个不同方向钻定向支井。
所述向油层顶部注气或注入药剂造气,是在所述油层顶部且在主井壁钻射孔,通过射孔向油层顶部注气或利用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在油层顶部制造气体,或者是通过主井和定向支井向油层顶部注气或利用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在油层顶部制造气体,或者是通过相邻的井注气或注入药剂造气。
本发明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在主井油层下部周围分层段进行上倾角钻定向支井,该钻井从主井壁四周360°呈螺旋状形分布,采用由下向上多层段螺旋锚式钻井技术,然后在油层中部下入封隔器,在油层顶部进行注气或者注入化学药剂或注入生物化学药剂在油层顶部制造气体,目前已有水平井技术形成的通道好似把油桶放平,本技术形成的通道好似把油桶倒立,最大限度利用地球引力驱油,同时顶部注气利用气顶压力共同作用,好似把油桶倒立后再用刮子在桶壁上刮一刮,锚式钻井技术建立利用重力的渗油通道,顶部注气产生气顶压力协同作用加快渗油速度,增大原油、稠油的驱动力,增大采油面积,最大程度地提高油井利用率和原油采收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的井身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井身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井;2、定向支井;3、油层;5、壁钻射孔;4、封隔器;6、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
- 下一篇:基于汽车怠速声音频谱的道路拥堵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