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934.5 | 申请日: | 201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4 | 分类号: | C01D3/04;C02F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法 生产 硅溶胶 水中 回收 氯化钠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中氯化锰的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级浓缩从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制备硅溶胶有不同的途径,最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硅粉一步水解法、电渗析法等。硅溶胶的离子交换工艺为美国的NALCO公司在上世纪40年代开发,后由美国杜邦公司等在五、六十年代完善,为目前最成熟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工艺。
例如,公开号为CN102583406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离子交换法纯化高纯硅溶胶的方法,将再生后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均匀,将待纯化硅溶胶加入到装有强酸强碱混合树脂的容器中并控制温度,搅拌,使待纯化硅溶胶与强酸强碱混合树脂混合均匀,实现动态纯化,在硅溶胶动态纯化过程中加入复合螯合剂和絮凝剂,控制pH为1~5,得到纯化后的硅溶胶。
用离交法时树脂在再生时有大量的低浓度盐水排放,国内一直没有经济有效的方法回收,直接排入废水处理厂或经中和沉淀后排入附水体,严重危及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及污染了附近水域的水环境。
公开号为CN188407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生产中副产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固体盐加水配置成过饱和盐水溶液;(2)向步骤(1)中的盐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进行搅拌洗涤,静置溶液除去其上层漂浮物,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盐水溶液PH值为7-8,得到氯化钠沉淀;(3)分离出盐水溶液中的氯化钠沉淀;(4)用水或稀盐水清洗(3)步骤中分离出的氯化钠沉淀,静置溶液除去其上层漂浮物,得到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沉积的固体氯化钠;(5)分离氯化钠饱和溶液和固体氯化钠;(6)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6-7,析出固体氯化钠;(7)分离出步骤(6)中的固体氯化钠。
公开号为10273072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吸附除杂,将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放入收集池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55℃~65℃,加入活性炭混合搅拌均匀,吸附25分钟~35分钟;⑵固液分离,将步骤⑴的混合液过滤,分离出活性炭和氯化钠水溶液;⑶浓缩结晶,将步骤⑵分离出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馏系统浓缩,待氯化钠析出后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钠晶体。
由于离交法时树脂在再生时产生的废水中盐浓度低,上述方法都不能有效的对该废水中的氯化钠进行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工艺及装置,从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废水中回收氯化钠。
一种从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装置,包括一级浓缩结晶装置、二级浓缩结晶装置和三级浓缩结晶装置,
一级浓缩结晶装置包括氯化钠溶液储槽、预热换热器、第一循环泵、第一换热器、第一蒸发室、第一结晶分离室、第一蒸汽压缩机和第一冷凝水储槽;
其中氯化钠溶液储槽的出口连接预热换热器的管程入口、预热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第一循环泵的入口,第一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第一蒸发室的侧壁入料口,第一蒸发室的底部出口与第一结晶分离室连通,第一结晶分离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二级浓缩结晶装置包括一级浓缩液储槽、第二循环泵、第二换热器、第二蒸发室、第二结晶分离室、第二蒸汽压缩机和第二冷凝水储槽;
其中一级浓缩液储槽的入口连接第一结晶分离室的底部出料口、出口连接第二循环泵的入口,第二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第二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第二蒸发室的侧壁入料口,第二蒸发室的底部出口与第二结晶分离室连通,第二结晶分离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三级浓缩结晶装置包括二级浓缩液储槽、第三循环泵、第三换热器、第三蒸发室、第三结晶分离室、第三蒸汽压缩机和第三冷凝水储槽;
其中二级浓缩液储槽的入口连接第二结晶分离室的底部出料口、出口连接第三循环泵的入口,第三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三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第三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第三蒸发室的侧壁入料口,第三蒸发室的底部出口与第三结晶分离室连通,第三结晶分离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第一蒸发室的顶部出口连通第一蒸汽压缩机的入口,第一蒸汽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第二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连通第二冷凝水储槽;
第二蒸发室的顶部出口连通第二蒸汽压缩机的入口,第二蒸汽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第三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第三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连通第三冷凝水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