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时域信息的人工耳蜗虚拟通道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625.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平利川;陈洪斌;唐国芳;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时域 信息 人工 耳蜗 虚拟 通道 信息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耳蜗领域,特别是指增强时域信息的人工耳蜗虚拟通道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耳蜗毛细胞是接收声音的感觉细胞。当耳蜗毛细胞损伤严重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听力损伤。人工耳蜗就是替代已损伤毛细胞,通过电刺激听觉神经重新获得声音信号的一种人工装置。图1显示的是人工耳蜗的结构示意图。人工耳蜗由体外机部件和植入体部件两部分组成,体外机部件主要包括传声器(如麦克风等)、言语处理器和发射线圈,植入体部件主要包括接收线圈、刺激器及多通道电极阵列组成。
在系统连接正常的情况下,麦克风接收声信号,通过言语处理器,将声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编码,通过头件(发射线圈)透过皮肤传送到植入体部件的接收线圈,经过刺激器的解码处理后,产生相应频率及电流强度的脉冲信号并传送到各个刺激电极。通过电极刺激听神经,将脉冲信号传到听觉中枢从而为使用者产生听觉。
耳蜗位于骨前庭的前内侧,形似蜗牛壳,其尖朝向前外侧,称蜗顶。底朝向后内侧称蜗底。基底膜是一个贯穿耳蜗底部自顶部的膜状结构。外淋巴的机械振动,在基底膜形成一个行波,行波在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共振幅度。基底膜的机械特性决定了不同频率声音在基底膜相应位置产生最大位移,从而导致支配该部位的听神经纤维所受的刺激最大。高频声引起耳蜗底回的听神经兴奋最强,顶回的神经兴奋则由低频声引起。听觉信息编码的部位编码理论认为:声音的频率信息是通过基底膜不同部位神经纤维发放冲动来传递的。即,声音不同频率的信息由不同的听觉通道传输。部位编码反映了耳蜗将原声刺激分解成独立的子带信号的滤波能力。这些不同子带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耳蜗上的不同位置相对应。
人工耳蜗通过植入电极的位置来模拟正常耳蜗的部位编码:植入的电极在鼓阶由蜗底向蜗尖依次排列,刺激由高到低不同频率敏感的听神经。植入电极的不同位置,对应于信号处理策略中划分的不同的频段。“电极—频率”对应关系受到电极插入深度,扭结程度和神经元存活情况等因素影响。正常人的耳蜗中有大约3000个左右的纤毛细胞,分别被调谐在从20到20,000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上,同时,每一个纤毛细胞中有10到20个刺激听觉的神经纤维,它们将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根据部位编码,声音的不同频率信息由不同的听觉通道传输。假设每个神经纤维为一条频率传输通道,较之现在人工耳蜗有限数目的电极所能提供的频率传输通路,正常人耳能提供频率分辨力比人工耳蜗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由于目前电极制造技术及如何在耳蜗中放置电极技术的限制,很难再增加植入电极的数量。在此背景下,美国Advanced Bionics公司率先实现了“虚拟通道”这项创新的处理方案。“虚拟通道”利用相邻电极间产生同时电流“虚拟”出一个新的刺激点,在不增加电极数的前提下,增加实际刺激的通道数。随后,奥地利的MED-EL公司也在其新一代产品中实现了“虚拟通道”技术。Advanced Bionics和MED-EL公司的刺激器电流源数目和电极数一致。从当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两家公司的“虚拟通道”技术并未在统计上被证明大幅提高植入者的听音能力和效果。
另一方面,人工耳蜗植入者通过包络的周期性来获得语音周期性信息,尤其是基频信息。增强基频信息的传送对提升使用者对声调语言尤其是汉语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增强时域包络的周期性调制,在原有Cochlear公司的ACE(advanced coding combination, 高级混合编码策略)编码策略中加入周期性幅度信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植入者的音乐感知效果。
但虚拟通道与增强时域包络信息周期性的结合,是现有技术中从没有过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强时域信息的人工耳蜗虚拟通道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提升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听音能力,改善植入者对声调语言和音乐的识别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增强时域信息的人工耳蜗虚拟通道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外界的声信号;
转换成数字信号单元,与所述声信号采集单元相连,将采集的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基频提取单元,与所述转换成数字信号单元相连,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基频(F0)提取;
分析单元,与所述转换成数字信号单元相连,用于将数字信号分解为M个频带,根据系统的可用电极数,将M个频带合并为N个通道;
第一级峰值选取单元,与所述分析单元相连,用于分别计算该N个通道的能量,选择能量最大的A个通道,并得到A个通道的包络能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刊展示架
- 下一篇:带辅助气流的爪型多喷头静电纺丝喷射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