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443.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辉;张超;马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D01H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捻机 纱线 气圈 大小 控制 方法 | ||
1. 一种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直捻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锭子、锭子驱动电机、匀捻器、超喂装置以及卷取装置,在锭子加捻盘上游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张力器,在锭子和匀捻器的内纱纱路上设置内纱张力器,其特征是:外纱张力器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主动送线,超喂装置的超喂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在所述加捻盘和外纱张力器之间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控制系统以外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为控制参数,控制与超喂轮连接的电机转速改变,调节股纱牵引速度,使外纱的张力值满足外纱气圈最佳形态,该外纱气圈最佳形态就是能使外纱在加捻盘上的包缠角最小。
2.一种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直捻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锭子、锭子驱动电机、匀捻器、超喂装置以及卷取装置,在锭子加捻盘上游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张力器,在锭子和匀捻器的内纱纱路上设置内纱张力器,其特征是:外纱张力器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主动送线,超喂装置的超喂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在所述加捻盘和外纱张力器之间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在所述超喂装置和所述匀捻器之间的股纱纱路上设置股纱传感器检测股纱线速度和股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所述控制系统以外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股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任意组合成至少两个控制参数控制与超喂轮连接的电机转速改变,调节股纱牵引速度,使外纱的张力值满足外纱气圈最佳形态,该外纱气圈最佳形态就是能使外纱在加捻盘上的包缠角最小。
3.一种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直捻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锭子、锭子驱动电机、匀捻器、超喂装置以及卷取装置,在锭子加捻盘上游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张力器,在锭子和匀捻器的内纱纱路上设置内纱张力器,其特征是:外纱张力器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主动送线,超喂装置的超喂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在所述加捻盘和外纱张力器之间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在所述锭子驱动电机上设置电机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和电机电流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所述控制系统以外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电机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任意组合成至少两个控制参数控制与超喂轮连接的电机转速改变,调节股纱牵引速度,使外纱的张力值满足外纱气圈最佳形态,该外纱气圈最佳形态就是能使外纱在加捻盘上的包缠角最小。
4.一种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直捻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锭子、锭子驱动电机、匀捻器、超喂装置以及卷取装置,在锭子加捻盘上游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张力器,在锭子和匀捻器的内纱纱路上设置内纱张力器,其特征是:外纱张力器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主动送线,超喂装置的超喂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在所述加捻盘和外纱张力器之间的外纱纱路上设置外纱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在所述超喂装置和所述匀捻器之间的股纱纱路上设置股纱传感器检测股纱线速度和股纱张力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在所述锭子驱动电机上设置电机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和电机电流两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所述控制系统以外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股纱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电机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任意组合成至少三个控制参数控制与超喂轮连接的电机转速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纱张力器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匀速转动主动送线。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直捻机纱线气圈大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纱张力器连接的电机由控制系统以外纱线速度、外纱张力、锭子驱动电机转速、电机电流、股纱线速度、股纱张力为控制参数控制变速转动主动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4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