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焦距分体式电子助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114.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雄泳;王睦雄;陈荣军;陈宗铭;谭绍佳;廖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珠区亮瞳眼视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H04N1/39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距 体式 电子 助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两个不同距离的焦距的分体式电子助视器。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外界信息80%~90%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的。但根据2011年的统计,我国近视发病率世界第一,高达33%,为世界平均发病率的1.5倍,平均每分钟新增1个盲人3个低视力,高度近视致盲者超30万人,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单纯视力残疾的患病率达0.94%,加上多重残疾中的视力残疾患者,视力残疾的患病率达1.53%。由此推算,我国单纯视力残疾患者达1230.91万人,如果包含多重残疾者,达2003.50万人。
对低视力患者来说,视力残疾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低视力是指患者双眼的视功能减退达到一定的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来提高视力,使其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
良好的视力是人们独立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视觉损害在康复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有关资料显示,75%的视力损害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
一些发达国家己有较成熟的理论经验及完善的机构设备,我国己将此列入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的重点项目。作为“视觉2020”确定的五个可避免盲(白内障、沙眼、河盲、儿童盲、屈光不正和低视力)之一,低视力康复是社会问题,而眼科医师是主力军,需从认知、筛查、诊断等方面进行助视器的选配工作。低视力康复旨在对低视力患者的残余视力进行仔细检测和充分利用,通过助视器或其他手段帮助患者重新获得独立活动能力。助视器是低视力患者的主要康复器具,可最大可能地帮患者利用残余视力适应社会。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八成低视力患者没有得到正规治疗和康复干预。
助视器的功能类似于助听器,可使低视力患者看清楚本来看不到或看不清的东西。常用的有放大镜、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射入眼内引起视力下降的太阳帽、可滤过短波光线的太阳镜,还有在望远镜上加一个不同度数的正透镜的“阅读帽”等。现在,不仅有整合了视光学、眼科学、电子学、机械学及人体工学等技术的电子助视器,还有语音系统和扫描系统等助视器,不少低视力/盲患者大大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电子助视器是一种电子视讯装置,是助视器中的高科技产品。放大倍数能达到四五十倍,适合中度、重度低视力患者使用。能方便的进行放大倍数调整、焦距调整、亮度和对比度调整,还有彩色显像、半彩显像和正片、负片切换功能。这些特点能让使用电子助视器的低视力患者拥有舒适的阅读姿势、大而广的工作空间、能用双眼阅读,是扩展视觉的最佳助视器具。
目前,便携的手持电子助视器,主要采用ZORAN(卓然)的ZR36482BGCF专用图像处理DSP芯片,不但价格比较昂贵,系统扩展性差,而且存在着一些人性化使用上的缺陷。
由于摄像头封装在主机中,只能移动整台电子助视器才能移动阅读浏览。因此,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电子助视器的机身会遮盖大部分的浏览目标,从而造成使用者寻找定位的不便。
其次,手持式电子助视器不便于阅读其他小型器物上的文字。例如,当阅读小药瓶上的使用说明时,因为瓶子是弯曲的,故贴在瓶子上的文字说明书也是弯曲的,但因手持电子助视器上的摄像头与主机是一体的,故扫描目标时需要移动整台机器,此时会令用户无法持续阅读完整的内容,因会容易滑动而令文字内容跳换到其他地方,无法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焦距的分体式电子助视器。该分体式电子助视器能够有效地帮助低视力群体进行正常的生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焦距分体式电子助视器,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显示模块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电子助视器还包括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视频流,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视频流进行解压缩、增强、效果处理及缩放处理,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经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珠区亮瞳眼视光研究所,未经广州市海珠区亮瞳眼视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