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迟焦化的工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4695.1 | 申请日: | 201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阎龙;申海平;王子军;范启明;刘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5/00 | 分类号: | C10G55/00;C10G9/16;C10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迟 焦化 工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延迟焦化的工艺方法,包括:对来自焦炭塔顶的高温油气进行闪蒸,闪蒸后的液相物流通过重力或旋流沉降分成含焦粉较多的物流和含焦粉较少的物流;闪蒸后的气相物流去分馏塔分离成焦化富气、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和焦化蜡油;所述含焦粉较少的物流或者所述含焦粉较少的物流与焦化馏分油组成的混合油作为闪蒸的回流;原料油或者原料油与分馏塔底油的混合油,经加热炉对流段和辐射段加热后,与所述含焦粉较多的物流混合,然后进入焦炭塔反应;闪蒸的操作温度410~440℃,所述闪蒸回流与新鲜进料的质量比为0.05~0.15:1;所述含焦粉较多的物流与新鲜进料的质量比为0.01~0.05:1;循环比为0.05~0.8: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馏塔底油抽出,一部分抽出油回流分馏塔;一部分抽出油与所述含焦粉较少的物流共同作为闪蒸的回流;其余抽出油作为产品和/或加热炉进料的一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辐射段出口温度为490~5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辐射段出口温度为大于500℃至51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降的进料停留时间为1~10h。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力沉降设备采用沉降罐,闪蒸塔底油进入沉降罐,沉降罐底油与加热炉出口物流混合后进入焦炭塔反应,沉降罐顶油单独或与焦化馏分油共同作为闪蒸的回流。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馏分油选自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中段油、焦化蜡油和分馏塔底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油选自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减粘裂化渣油、重脱沥青油、催化裂化油浆、稠油、拔头原油、页岩油和煤液化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延迟焦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焦炭塔与分馏塔之间增设闪蒸塔和沉降器;闪蒸塔设有油气入口,闪蒸塔顶设有油气出口和回流入口,闪蒸塔底设有塔底油出口;沉降器设有进料口,沉降器顶部设有顶油出口,沉降器底部设有底油出口;焦炭塔顶油气出口管线与闪蒸塔油气入口管线相联,闪蒸塔油气出口管线与分馏塔油气入口管线相联,闪蒸塔塔底油出口管线与沉降器进料口管线相联;沉降器顶油出口管线与闪蒸塔回流入口管线相联,沉降器底油出口管线与加热炉辐射段进入焦炭塔的管线相联;分馏塔底油出口与加热炉对流段入口相联;加热炉对流段出口与加热炉辐射段入口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