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线的防水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0182.3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志祥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线 防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接头,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户外电气产品的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气产品在户外的应用时,在雨天、雪天以及各种日夜温差所导致的潮湿工况出现时,会导致产品出现电路短路以及,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造成安全事故;这就要求产品在使用时的电线连连接孔需要有较好的防水性能,防水接头一般使用于电气产品外壳的电线出入口中,当前市场上所生产的接头在连接电线时,有部分产品虽然使用了防水密封圈的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其结构存在缺陷,防水结构不紧密,防水性能差并且不能适应较大的温差变化,容易老化,进而导致由于接头的防水性能而影响到整个户外电气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电气产品的防水接头存在着防水性能差并且其防水结构不合理的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存在着防水性能差而影响电气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水性能极佳、能在温差较大地区正常使用,以保障户外电气产品防水干燥的用于电线的防水接头。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电线的防水接头,包括有外螺纹连接件,所述外螺纹连接件中设有电线孔,外螺纹连接件中间设有六角边形;外螺纹连接件的电线孔上方设有漏斗形槽,所述漏斗形槽中设有漏斗形密封件,所述漏斗形密封件中间设有电线通孔,所述电线通孔直径大小与电线外径大小相匹配;外螺纹连接件上端设有螺帽;外螺纹连接件下方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中设有O形密封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密封件为内部设有弹簧骨架的硅胶密封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槽中设有内螺纹,所述漏斗形密封件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本发明的应用中,采用了两层密封结构,在外螺纹连接件的下端,O形密封圈将电气外壳的开孔与外螺纹连接件之间严密密封,电线穿过漏斗形密封件中间电线通孔中,当螺帽向下旋紧下压时,漏斗形密封件的外周结构受压,形成一个由外向内的压力,将穿过漏斗形密封件中间的电线压紧密封,水份无法由电线进入电气外壳中,采用了带有弹簧骨架的硅胶密封件,更具有弹性而且能适合寒冷或高温天气中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密封性能极佳,延长了户外电气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在严寒或者高温天气中正常使用,漏斗形密封件设有与漏斗形槽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更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密封性能更佳;适合于路灯、太阳能电池、或电气机柜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爆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产品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对权利要求作任何限定。
本发明用于电线的防水接头的结构中,包括有外螺纹连接件100,外螺纹连接件100中设有电线孔,外螺纹连接件100中间设有六角边形;六角边形方便于安装时使用工具进行安装;外螺纹连接件100的电线孔上方设有漏斗形槽201,所述漏斗形槽201中设有漏斗形密封件101,在实施中,所述漏斗形密封件101为内部设有弹簧骨架的硅胶密封件。所述漏斗形槽201中设有内螺纹,所述漏斗形密封件101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漏斗形密封件101中间设有电线通孔200,所述电线通孔200直径大小与电线外径大小相匹配;外螺纹连接件100上端设有螺帽102;外螺纹连接件100下方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中设有O形密封圈103。
在本发明的应用中,采用了两层密封结构,在外螺纹连接件100的下端,O形密封圈103将电气外壳的开孔与外螺纹连接件100之间严密密封,电线穿过漏斗形密封件101中间电线通孔200中,当螺帽102向下旋紧下压时,漏斗形密封件101的外周结构受压,形成一个由外向内的压力,将穿过漏斗形密封件101中间的电线压紧密封,水份无法由电线进入电气外壳中,采用了带有弹簧骨架的硅胶密封件,更具有弹性而且能适合寒冷或高温天气中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密封性能极佳,延长了户外电气产品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的一个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志祥,未经曾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带状拓扑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继方法
- 下一篇:下臂骨骼运动仿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