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712.2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葛世东;臧稳通;孙北奇;谢鹏飞;于晓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7/04 | 分类号: | F16C2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轴承。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的工作是依靠滚动体与滚道的滚动配合实现,滚动体与滚道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保证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小滚动阻力,保证轴承的灵活转动和使用寿命。但是,一些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并且会受到很大的轴向冲击及振动,例如在火炮或火箭发射等环境下的轴向定位轴承。若轴向冲击过大,使用过程中会使滚道和滚动体的接触点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受到冲击后的轴承,在之后需要运转时由于滚道变形,旋转精度遭到破坏,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甚至不能转动,无法使用。
例如角接触球轴承,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滚动体一般为钢球,使用时钢球滚动支撑在内圈与外圈的对应配合面之间,该配合面为与钢球适配的滚道。外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外圈滚道和与供适配的外圈支座支撑的外圈支撑端,内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内圈滚道和供适配转轴上的轴向挡止结构支撑的内圈支撑端,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时,外圈支撑端和内圈支撑端分别承受相向的轴向作用力并传递到滚动体处,使滚动体滚动挤压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上。但是,在存在轴向冲击的使用场合,若冲击力过大,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的对应滚道将被钢球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导致钢球无法正常滚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的弹性轴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所述滚动体对应的滚道,所述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连接部能够间隔开各长孔,并且能够保持整个外圈与外圈支座的固定或者保持整个内圈与转轴的固定和载荷的传递,长孔与间隔连接部形成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在载荷传递段承受轴向作用力时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而缓冲轴向作用力,从而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
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任意一组中的长孔与另一组中的间隔连接部是沿轴向对应设置而使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长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上述结构能够使其中一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间隔连接部顶压相邻组的长孔,使对应的长孔孔壁在收到冲击时发生缓冲变形,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更好地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冲击力。
所述外圈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条滚道,所述内圈具有两只并通过两组对应的滚动体分别滚动装配在外圈的对应滚道上,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圈的两条滚道之间。采用该结构轴承结构简单,能够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并在受到轴向冲击时压缩外圈两端的两对应滚道之间的弹性缓冲结构,起到减缓冲击的作用。
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两组,各组弹性缓冲结构中长孔的数量为三个。弹性缓冲结构沿轴向设置两组在发挥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保证圈体的结构强度,各组的长孔数量设为三个便于加工,支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外圈,11长孔,12间隔连接部,2内圈,3钢球,4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弹性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两只成对布置的内圈2、作为滚动体的钢球3、及保持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航模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定位孔模线样板在返修过程中的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