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减声降噪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9101.8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柏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滨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2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声降噪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降低排气噪声、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的消声器,具体涉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的发动机排气用减声降噪消声器。
背景技术
噪声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甚至是有害的声音,噪声污染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轻则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损害听力,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噪声污染早已引起了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从1980年我国首次颁布了GB1859-1980《内燃机噪声测定方法》标准,1987年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发布了GB8194-1987《内燃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及简易法》标准,其适用范围是汽车、拖拉机、固定式、移动式及小型船用等一切往复式内燃机,2000年6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7T1859-2000标准规定了在包络声源的测量表面上测量声压级以及计算声功率级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对测量环境、测量仪器的要求,以及表面声压级,A计权声功率级和音频带式1/3倍频带功率级的计算方法。
1986年4月21日国家标准局发布了GBn259-1986《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标准,该标准适用于缸经160mm以下的中小功率往复式柴油机,到了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GB14097-1983《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标准,该标准对柴油机噪声要求更加严格,比原来的噪声限值减低了3dB。对设备降噪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柴油机排气噪声是拖拉机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被广泛应用于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而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降低拖拉机噪声、发挥机械设备最大功率的重要配件。目前,市场上的消声器种类很多,按消声原理分为三类: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又有扩张室消声器、共振室消声器、干涉式消声器等。现在市场上的消声器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一个消声器不能同时消除或降低高频、中频、低频三个不同频率的噪声;有的消声器虽然能降低某一频率的噪声,但也损耗了较多的发动机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声降噪消声器,该消声器用于降低农用拖拉机、工程机械设备的排气噪声,同时发动机功率不随噪声降低而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壳体的腔内支装夹板吸声机构组成消声器,所述的夹板吸声机构包括一号微孔板、二号微孔板、一号中连管、二号中连管、出气管和进气管,在上下排列的一号中连管、二号中连管上并联一号微孔板和二号微孔板,一号中连管上连接出气管,二号中连管上连接进气管,形成夹板吸声机构;夹板吸声机构的一号微孔板、二号微孔板、一号中连管、二号中连管安装在壳体的腔内,出气管和进气管伸出壳体外,进气管上连接法兰,上端盖套在出气管上并固联在壳体的一端,下端盖套在进气管上并固联在壳体的另一端,整体构成消声器。
其中,在法兰和下端盖上固联下加强筋。
其中,在上端盖和出气管上固联上加强筋。
其中,在壳体与上端盖、下端盖焊接处固联防护网支架,防护网固联在防护网支架上。
其中,壳体表面喷涂耐高温涂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消声器内腔里装配两个中连管,消声效果较一个中连管的双扩张消声器好,其主要原因是进气管与两个中连管错开一定距离,气流经转折后进入中间气管,部分气流须1800转折后才进入中间气管,该消声器内部流场的分布以漩涡产生很有规律。
2、该消声器的每个截面突变处均设置导流孔,有效改善内部气体的流动,减少漩涡产生的强度,降低阻力损失。
3、采用双层微孔板构成进气通路,板上的小孔孔颈外的空气柱与空腔内空气构成二个夹板吸声结构,当外界噪声频率和弹性系统固有频率相同时,引起小孔孔径处空气强烈共振,产生剧烈磨擦,从而消耗了声能。
4、在消声器壳体外面固联有一定强度和长度的防护网,以防操作人员不慎被烫伤。
5、消声器壳体外表喷涂耐高温涂层,使消声器性能更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夹板吸声机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出气管;3、进气管;4、防护网;5、上端盖;6、上加强筋;7、下加强筋;8、法兰;9、下端盖;10、防护网支架;11、一号微孔板;12、二号微孔板;13、一号中连管;14、二号中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滨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滨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果冻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塑料瓶盖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