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861.7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新;刘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珲春亿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3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苓 人工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猪苓,别名猪屎苓、地乌桃等,以其色黑而零落似猪屎而得名,属真菌类多孔菌科核菌属药用真菌。猪苓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以干燥菌核入药,为利尿药,行水、利湿、消肿,并能止泻,治痎疟。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首先从猪苓中分离出猪苓多糖,后经临床实验证明,猪苓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猪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市场需要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内科技人员进行了人工栽培猪苓的研究,并且获得成功,但目前猪苓的人工栽培方法存在着单产低、收益少的缺点,因此,难以在猪苓生产中大量推广普及,人工种植猪苓发展缓慢。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植猪苓的方法,方法简单,种植风险低,单产高、收益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蜜环菌菌枝:选直径1~5厘米的阔叶树枝条,斜砍成7~50厘米木段,在挖好的培养坑坑底平铺斜砍好的木段,同时,把优质密环菌3级种间放在木段间,同时,在木段间填充碎木片、树叶或树枝,然后覆沙土2~5厘米,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再铺1~2层,然后覆沙土6~10厘米,覆秸杆、树叶、稻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保湿,根据发菌情况需培养60~120天;
(2)栽培苓种:选直径1~5厘米的阔叶树枝条,斜砍成7~50厘米木段,并在木段中间斜砍一些鱼鳞口备用,挖坑深10~15厘米,宽40~70厘米的长条形坑,坑底铺枯枝落叶一层,压实厚1厘米,将备好的新树棒取来平压在上面,棒间距离5~15厘米,将种苓放在棒的两头和两侧均匀摆放靠紧,用步骤(2)培养的蜜环菌菌枝,夹放在种苓两侧和棒间,一头必须紧接种苓或鱼鳞口,在菌枝的空隙填加树枝节,要放平压实,空隙用腐植土填实,用枯枝落叶填充棒间厚10厘米,将全坑铺平,用土封顶,厚10~20厘米,坑口要平,坑面用落叶树枝覆盖。
(3)栽后管理:定期监测猪苓种植土壤深度10厘米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相对湿度30~50%,温度为8~25℃为宜,入冬前用树叶或山草覆盖;
(4)采收:猪苓栽培五年后采收,主要为商品和部份种苓,如需在此期间扩大栽培,可在栽后三年采收,大部分为种苓,可有少部分符合规格的商品猪苓。
其中,步骤(3)栽后管理中,保持温度为15~19℃为宜。
其中,步骤(3)栽后管理中,在干旱高温应及时补水或加厚覆盖,温度过高要及时搭设遮荫棚,温度低时要及时撤去遮荫物以提高地温,夏秋季雨水多及暴雨后应及时排水并将坑面盖好,防止露棒。
本发明的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采用先进适用的蜜环菌菌种扩繁和菌枝培养方法,培养好的蜜环菌菌枝壮实,与新树棒结合在一起,能为猪苓苓种的快速成活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了苓种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本发明的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方法简便,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没有大的种植风险,单产高、收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培养蜜环菌菌枝:
第一步:选直径1~5厘米的阔叶树枝条,斜砍成30厘米左右的木段,在阳光下晒10天~30天;
第二步:在林间朝阳的缓坡上挖深度40厘米左右,宽度60厘米左右的蜜环菌菌枝培养坑,可连续挖,也可根据地势间断挖;
第三步:在挖好的培养坑坑底平铺斜砍好的木段,同时,把购买的优质密环菌3级种间放在木段间,同时,在木段间填充碎木片、树叶或树枝,然后覆沙土2~5厘米,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再铺1~2层,然后覆沙土6~10厘米,再覆秸杆、树叶、稻草等进行保湿,培养90天,观察到菌丝已经在木段上生长良好,蜜环菌菌枝已经培养好。
实施例2:栽培苓种:
选直径1~5厘米的阔叶树枝条,斜砍成7~50厘米木段,并在木段中间斜砍一些鱼鳞口备用,挖坑深10~15厘米,宽0厘米的长条形种植坑,坑底铺枯枝落叶一层,压实厚1厘米,将备好的新树棒取来平压在上面,棒间距离10厘米左右,将种苓放在棒的两头和两侧均匀摆放靠紧,用步骤(1)培养的蜜环菌菌枝,夹放在种苓两侧和棒间,一头必须紧接种苓或鱼鳞口,在菌枝的空隙填加树枝节,要放平压实,空隙用腐植土填实,用枯枝落叶填充棒间厚10厘米,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再铺1~2层,最后将全坑铺平,用土封顶,厚10~20厘米,坑口要平,坑面用落叶树枝覆盖。
实施例3:栽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珲春亿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珲春亿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