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增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195.7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明;赵林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6 | 分类号: | A62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安佩东;黄革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增效剂,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增效剂,其可增强现有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效能。
背景技术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哈龙替代技术之一,具有清洁环保、灭火效率较高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扑灭可燃液体、气体火灾。
为了增强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本发明人对现有的热气溶胶灭火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明了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增效剂。结果发现,通过在热气溶胶灭火装置中装填灭火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该类装置的灭火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增效剂,该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组成,其中亦可添加四唑离子盐和粘结剂组成,其中,以灭火增效剂的总重量计算,各部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 66%-100%
四唑离子盐 0%-34%
粘结剂 0%-10%。
通过添加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灭火效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单独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组成。可用于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的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包括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锶、硝酸钡、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锂、硝酸铷和硝酸铯等。这些硝酸盐可以以单一一种硝酸盐的形式使用,也可以以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硝酸盐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这些硝酸盐均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可以方便地购买到。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和四唑离子盐组成,其中,以灭火增效剂的总重量计算,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的含量为66%-99%,优选85%-95%;四唑离子盐的含量为1%-34%,优选5%-15%。
可用于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的四唑离子盐包括双四唑钾盐、偶氮四唑钾盐、双胍盐偶氮四唑、偶氮四唑氨基胍盐等,这些四唑例子盐是已知的,可以从例如广拓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或无锡优利森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购买到,或者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合成方法,例如文献中记载的方法制得。
此外,在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中,所述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硝酸盐也可以被高氯酸盐(如高氯酸钠、高氯酸钾、高氯酸钡等)全部或部分替代。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火增效剂,该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高氯酸盐组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高氯酸盐和四唑离子盐组成,其中,以灭火增效剂的总重量计算,碱土金属或碱金属高氯酸盐的含量为66%-99%,优选85%-95%;四唑离子盐的含量为1%-34%,优选5%-15%。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氯酸盐可以以单一一种高氯酸盐的形式使用,也可以以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高氯酸盐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此外,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火增效剂,该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一种或多种硝酸盐和一种或多种高氯酸盐的混合物组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由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一种或多种硝酸盐和一种或多种高氯酸盐的混合物以及四唑离子盐组成,其中,在所述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混合物中,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比例为1:99至99:1,并且,以灭火增效剂的总重量计算,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混合物的含量为66%-99%,优选85%-95%;四唑离子盐的含量为1%-34%,优选5%-15%。
在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中还可以含有粘结剂。通过添加粘结剂,有助于将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制成所需的形状。可用于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的粘结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硝棉胶、虫胶、淀粉、糊精等,以灭火增效剂的总重量计算,其含量最高可达10%,例如为1%-10%,优选5%-8%。
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可以制备成球状、短柱状、片状等形状使用,其平均直径在1mm~50mm之间。
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通过装填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燃烧室周围和/或燃烧室与装置喷口之间的高温气体通道中进行使用,其可以增加喷口喷射物质中化学活性物质的含量并提高其灭火活性。灭火增效剂的用量一般为气溶胶发生剂重量的20~200%。通过添加本发明的灭火增效剂,可大幅度提高装置灭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室智能电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色温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