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136.X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郝龙云;黄震;王蕊;蔡玉青;刘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染料 染色 废水 脱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方法,特别是利用过氧乙酸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的方法,属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是其离子或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蛋白质及聚酰胺纤维上的氨基等发生键合反应,在染料和纤维之间生成共价键结合的一类染料。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简单,色泽鲜艳,色谱较全,使用方便,因而在印染工业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同时,还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一般不能再与纤维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活性染料的利用率,残液中染料含量可高达30-40%,使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色度较高。
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处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其进行脱色,降低废水的色度值,使其达到废水排放的基本标准。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的方法有很多,如活性污泥法、光催化降解法、超声降解法、化学絮凝法以及酶分解法等,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活性污泥法对某些结构活性染料脱色的效率较差,不能达到最终要求。光催化降解和超声降解的方法则对设备等条件要求较高,还未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化学絮凝法需使用某些金属离子,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脱色的效率也不高。酶分解的方法是利用漆酶催化活性染料的氧化反应而使染料脱色,但该法造价高,脱色效果受到酶活及稳定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过氧乙酸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的方法,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脱色过程,又对环境无有害影响。
本发明基本方法描述如下:在活性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2-8g/L过氧乙酸,将废水温度升至90-95℃,保温处理25-30min。
本发明所用过氧乙酸为工业中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可通过简单化学反应制取。本发明所加入的过氧乙酸即为硫酸、过氧化氢和冰醋酸反应制取的混合液,不需将过氧乙酸分离提纯。过氧乙酸加入量可根据废水中染料数量、染料结构以及脱色要求等进行调节。加入过氧乙酸后,将废水温度升高到90-95℃,在此温度下过氧乙酸分解释放出氧化成分而将染料共轭结构破坏,达到脱色的目的。经25-30min保温处理后,过氧乙酸与染料的反应完成,废水脱色过程就可结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过氧乙酸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加热过氧乙酸后所释放出的氧化成分破坏活性染料共轭结构而达到有效脱色目的,而过氧乙酸本身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在活性橙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2g/L过氧乙酸,将废水温度升至90℃,保温处理30min。测定该染色废水脱色率为90%。
实施例2
在活性红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6g/L过氧乙酸,将废水温度升至90℃,保温处理25min。测定该染色废水脱色率为82%。
实施例3
在活性灰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3g/L过氧乙酸,将废水温度升至90℃,保温处理25min。测定该染色废水脱色率为91%。
实施例4
在活性蓝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8g/L过氧乙酸,将废水温度升至95℃,保温处理30min。测定该染色废水脱色率为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虎头架
- 下一篇:一种蜗轮和旋转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