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562.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浩;严智渊;张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一同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30;H01F2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sp 大功率 串联 谐振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谐振电感,尤其是静电除尘领域用大功率谐振电感。属于电力电子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串联谐振电路里,特别是静电除尘领域中参与谐振的电感器件,由于为了提高谐振频率,串联谐振的谐振电感量较小,通过的谐振电流大,电感上的电压高,磁芯与线包都容易发热,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发热使得磁饱和密度下降,磁芯趋于饱和,造成谐振电流波形畸变,谐振回路失效,造成功率开关器件损坏。其原因在于:谐振电感中磁芯气隙的漏磁在线包中的涡流损耗造成线包过热,通过传导也使得磁芯过热,同时,随着温度增加,铁氧体磁饱和密度下降,容易造成磁芯饱和,使得整个谐振回路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可实现大功率能量传输,减小涡流损耗,提高谐振回路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和散热铝外壳组成,所述线包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圆片磁芯和两个矩形磁芯,所述两个矩形磁芯分别设置于并排布置的圆片磁芯的两端,在所述圆片磁芯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在所述绝缘材料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所述线包放置于散热铝外壳内,在所述散热铝外壳内灌封有弹性环氧,所述高频丝包线由散热铝外壳内引出到壳外并与连接端子相连,在处于散热铝外壳外的高频丝包线上包覆有绝缘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整个串联谐振电感由两组以上磁芯电感组成,每组磁芯电感中的磁芯由至少两片以上的圆片磁芯加环氧气隙片拼装而成,用弹性环氧灌封于铝壳,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而且通过传导散热能更有效的将器件内部的热量带离出,再通过铝制的外壳将整个器件的热量,传导于更大的散热体上,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热交换,达到双重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线包结构示意图。
其中: 圆片磁芯1
绝缘材料2
矩形磁芯3
高频丝包线4
环氧气隙片5
连接端子6
散热铝外壳7
弹性环氧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6和散热铝外壳7组成,所述线包包括两个圆片磁芯1和两个矩形磁芯3,所述两个圆片磁芯1并排布置,所述两个矩形磁芯3分别设置于两个圆片磁芯1的两端,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1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2,在所述绝缘材料2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4,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1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5,所述线包放置于散热铝外壳7内,在所述散热铝外壳7内灌封有弹性环氧8,所述高频丝包线4由散热铝外壳7内引出到壳外并与连接端子6相连,在处于散热铝外壳7外的高频丝包线4上包覆有绝缘材料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一同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一同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及其绝缘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位非挥发存储单元及阵列的编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