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用水处理中臭氧接触优化投加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369.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北海;袁蓉芳;田烨;花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G01N21/78;G01N21/33;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 水处理 臭氧 接触 优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变臭氧接触池臭氧投加点个数及臭氧投加比,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的方法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地域性水资源分配极端不平衡造成的北部地区严重缺水;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三,水资源浪费严重。自2007年7月1日起,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新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应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与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化学反应,被广泛用于水的消毒、嗅味和色度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需要特殊的混合技术,使臭氧与水得到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臭氧接触池是指通过一定方式使臭氧扩散到处理水中,与水全面接触并高效完成预期反应的装置。臭氧接触池的构造包括隔板式、搅拌式及侧流式,其中以“隔板式”最为常见。影响臭氧接触池内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气水比、曝气头类型及安装方式、气液接触方式(顺流、逆流或搅拌)以及臭氧接触池的几何形状(构造、隔室数量及进出水方式等)。当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曝气头类型确定时,通过改变接触池内臭氧投加方式可显著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及污染物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臭氧传质及衰减效率良好,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臭氧浓度符合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要求的臭氧接触优化投加方法及其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装置,包括制氧机、臭氧发生器,还包括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柱,所述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柱由4级串联的反应柱组成,每级反应柱为不锈钢柱,每级反应柱下端设置有曝气头,顶端设有尾气放空口,每级反应柱上还设置4个取样口,每个取样口的间隔为400mm,第I级反应柱的下部设置有顺流进水口/逆流出水口,第IV级反应柱上部设置有顺流出水口/逆流进水口,所述制氧机的出气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分别与每级反应柱下端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路相连,所述曝气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尾气放空口均与尾气吸收装置相连接,所述顺流进水口/逆流出水口或顺流出水口/逆流进水口连接原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可以是电磁阀或任何形式的阀门,当阀门选用电磁阀时,可以由相应PLC电路控制其开度,以便于对阀门进行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每级反应柱高2m,内径100mm,所述曝气头可为钛滤芯,曝气头直径30mm,长50mm,孔径0.2-100μm,孔隙率28-60%,作为优选曝气头可为微孔曝气头;
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装置进行饮用水处理的臭氧接触优化投加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供一原水;
2)提供上述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装置;
3)制氧机产氧后供臭氧发生器现场制备臭氧,将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浓度进行标定,然后将臭氧通入所述曝气管路,总臭氧投加量为2mg/L;
4)将所述原水通过顺流进水口/逆流出水口或顺流出水口/逆流进水口导入所述串联式臭氧接触反应装置,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min;
5)开启第I级、第Ⅱ级、第Ⅲ级反应柱曝气管路上的阀门使投加入上述反应柱的臭氧量之比为3:3:1,关闭第IV级反应柱曝气管路上的阀门,开启所有尾气放空口;
6)从所述取样口量取水样,测定其中的臭氧浓度、UV254或溴酸盐浓度。
根据优选特征,对臭氧浓度进行标定是将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以鼓泡的形式从底部通入置有500mL1%的碘化钾溶液的洗气瓶中,计时5min后,立即加入5mL硫酸酸化,摇匀后静置5min;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快速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1mL1%的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3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
- 下一篇:罐形铁氧体磁芯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