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疏水层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111.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江;孙宇;章慧蓉;崔爱珍;尹义松;张斌;陆志军;庞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 疏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防渗疏水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浇注一地下室抗水底板,并于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预留集水井,与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同步整体浇筑所述集水井的侧壁;
按照设计高度,于所述集水井的侧壁内预埋复数排水管;
于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上铺设一疏水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疏水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水井;
于所述疏水层上浇注一钢筋混凝土顶板,所述钢筋混凝土顶板连接所述集水井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注所述钢筋混凝土顶板前,预先进行试水,并在所述疏水层上预先铺设一层塑料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所述疏水层前,于所述集水井的四周预先铺设一排水管网,所述排水管网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注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时,于所述集水井的四周预留一集水凹槽,并使后续埋设的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集水凹槽。
5.一种防渗疏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一钢筋混凝土顶板;
一地下室抗水底板,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上开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侧壁向上延伸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顶板;
一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于所述集水井的侧壁、所述钢筋混凝土顶板和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之间;
复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埋设于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上,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疏水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水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顶板之间设置有一层塑料薄膜相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集水井的四周在所述疏水层内设有一排水管网,所述排水管网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网上设有复数个导水孔,所述排水管网上设有所述导水孔的部位采用双层土工布进行包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集水井的四周在所述地下室抗水底板上开设有一集水凹槽,所述集水凹槽连接所述疏水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集水凹槽。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材质包括粗砂和碎石,粗砂与碎石的级配比例如下:
粗砂的细度模数:μf=3.7~3.1,含泥量≤1.0%;
碎石的单粒级配:20~40mm,含泥量≤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1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指针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物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