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印染行业布料定型/烘干机节能减排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105.2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川凌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印染 行业 布料 定型 烘干机 节能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减排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定型(烘干机)节能减排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行业中,定型烘干是后整理的主要工序,针织物通过定型机的机械作用以及化学试剂的防缩、增软、增硬等作用,使织物达到一定的缩水、密度、手感,并达到门幅整齐划一、线条平整、纹路清晰的等美观效果。
而在定型或烘干工序中,对温湿度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由于不同的布料对湿度或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布料的湿度大约控制在50%~90%,温度大约控制在150℃~250℃之间,如果温湿度不稳定,或对相应的布料所需的温湿度不配对,则会导致生产的布料会出现布料不均匀、缩水等严重现象,适时对调节排风阀门排风,将生产环境的温湿度调整稳定,以利于布料印染。
目前对温湿度的调节方式是通过简单的手动调节方式,即调节排气风机的角度进行适当的排气,以保持定型机或烘干机内的最佳的工作环境参数,并且这过程还需要操作人员实时对布料进行检测,而往往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定型机或烘干机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的参数而进行误排风操作,使得系统中热风排风不合理,将不需要排放的热风中的热量浪费,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且影响对服装布料的印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行业布料定型/烘干机节能减排控制系统及方法。可根据工艺的不同,将对应的工作环境参数保持在最佳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印染行业布料定型/烘干机节能减排控制系统,包括采样单元、散热单元、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控制单元、操控单元、显示单元及设置单元;
所述采样单元从定型烘干机的气路主干道中获取采样气体,并经所述散热单元进行降温处理;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对所述采样气体进行湿度与烟雾浓度测定的湿度传感器与烟雾传感器;
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获取所述检测模块中的湿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实时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
所述设置单元设定气体的湿度和/或烟雾的给定值,并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跟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的检测值相比较,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操控单元控制排气阀门的开合度,将所述定型烘干机中的湿度和/或烟雾浓度保持在所述定值。
更佳地,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选择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的检测值与设置单元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运算得出偏差信号,经比例积分微分运算控制输出信号控制排气阀门的开合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对所述采样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为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对所述采样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为通过水冷方式进行散热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烟雾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于气路内壁两侧上的反光镜片与隔离透镜,所述隔离透镜将所述气路内外可视隔离,所述隔离透镜外还设置发光单元与光强检测单元,所述光强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发光单元发出透过所述隔离透镜并经所述反光镜片反射的光线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单元抽取所述采样气体的抽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操控单元为控制排风阀门的步进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控单元为控制排风阀门的伺服电机。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纺织印染行业布料定型/烘干机节能减排控制方法,从定型烘干机内抽取采样气体;经过散热单元对所述采样气体进行降温处理;数据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设置单元所设置参数的不同,获取湿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的检测值与设置单元所设定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运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排风阀门的开合度 ,将所述定型烘干机中的湿度和/或烟雾浓度保持在所述定值。
其中所述比较运算输出控制信号为通过比例积分微分运算输出控制信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采样气体并进行降温的方式,解决湿度传感器或烟雾浓度传感器不耐高温的问题,并根据工艺不同选择湿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的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经过PID算法输出控制机器内的排风阀门的开合度,及时保持最佳的工作湿度或烟雾浓度,提高了布料的印染效果,并避免误排风消耗大量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散热单元与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川凌,未经李川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共生培养的方法
- 下一篇:聚合物薄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