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尾状扎口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及其冲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921.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仲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2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尾 状扎口线 自动化 生产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捆扎物品袋口的扎口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鱼尾状扎口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及其冲切设备。
背景技术
扎口线是一种用于捆扎物品袋口的扁长形层状线绳,其结构是在金属丝两侧分别热复合薄膜层而制得。产品制成后,根据使用所需长度截短后向用户供货,使用时,将系在物品袋口上的扎口线两头拉紧再缠绕在一起即可,使用极为方便。鱼尾状扎口线是在扎口线两端的截断处再冲切出形似鱼尾的开叉,外形精美,如附图1所述。由于扎口线形状扁平狭长,批量生产冲切鱼尾时,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得到的鱼尾开叉形状、尺寸一致,不然会出现鱼尾开叉不对称、产品长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达到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尾状扎口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保证产品鱼尾形状一致,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生产方法专用的冲切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鱼尾状扎口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一组并列平行的扎口线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输送进入冲切设备,然后暂停送料,冲切设备对该一组扎口线整体冲切出一端的鱼尾状开叉,然后由步进电机继续送料且控制送料长度,再次暂停送料,冲切设备对该一组扎口线整体冲切出另一端的鱼尾状开叉,连续两次冲切过程截得的即为鱼尾状扎口线。
上述自动化生产方法的冲切设备,包括送料板、盖板、冲切模具、压料轴、步进电机,所述压料板上方并列平行开设有若干道导向凹槽,所述压料轴位于所述送料板入口,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压料轴后方并覆盖一段所述送料板上方,所述冲切模具位于所述盖板后方,所述步进电机控制所述压料轴的运转;所述冲切模具为一组并列平行的菱形冲头,每个所述菱形冲头正对对应一道所述导向凹槽的中心线。
所述盖板下方并列平行设有若干道导向凸槽,所述导向凸槽与所述导向凹槽相匹配,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送料板上方时,所述导向凸槽与所述导向凹槽之间形成的高度间隙供扎口线输送。由于扎口线很轻很薄,在导向凹槽中前行时,会产生上跑现象,这样就更好地限制了扎口线在左、右、上三个方向的跑动,只能精确前进至冲切模具进行冲切。
所述导向凹槽正对所述冲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顶杆,所述冲头对扎口线冲切上回后,所述弹性顶杆将菱形废料顶出,使冲切下来的菱形废料和产品及时有效分离掉落,不影响后续的冲切。
所述盖板为透明盖板,便于观察扎口线在导向凹槽中的前进情况,一旦发生偏差可及时采取补救或调整措施。
所述冲切模具为冷冲模具,所述冲头与所述导向凹槽为无间隙配合,以保证冲切后产品与菱形废料100%长时间可靠分离。
所述导向凹槽至少为60道。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对多达60条扎口线同时同步进行冲切工序,自动化的生产保证了产品的鱼尾状切口形状对称、尺寸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冲切设备结构简单,有效预防了多条扎口线同时同步输送、冲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跑偏、切口形状不一致、截断长度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自动化批量生产提供了设备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鱼尾状扎口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冲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断面图;
图4为图2中B-B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鱼尾状扎口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使一组并列平行的扎口线在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输送进入冲切设备,然后暂停送料,由冲切设备对该一组扎口线整体冲切出一端的鱼尾状开叉,然后由输送装置继续送料且控制送料长度,再次暂停送料,由冲切设备对该一组扎口线整体冲切出另一端的鱼尾状开叉,连续两次冲切过程截得的即为鱼尾状扎口线。
为了实现上述同步同时对一组扎口线冲切鱼尾状开叉的自动化生产方法,并保证该生产过程可靠、产品质量优异,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冲切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