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780.3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D29/02 | 分类号: | F02D29/02;F02N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黄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存在具有所谓的怠速停机功能的已知的发动机控制设备。更加具体地,这些发动机控制设备构造为检测用于停止或起动机动车俩的操纵——例如通过车辆的司机对加速器的操纵或对制动器的操纵,并且基于检测到的操纵使车辆的发动机自动地停机和重新起动。利用怠速停机功能,能够实现例如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的有利的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装有具有怠速停机功能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机动车辆,车辆的发动机重复地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结果,与装有不具有怠速停机功能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机动车辆相比,对车辆的起动机进行驱动来起动或重新起动发动机的次数显著地增加。结果,起动机会更容易被劣化,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变得不能起动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1-263210公开了规定用于阻止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条件的技术。更加具体地,根据该技术,对起动机驱动时间(即在驱动起动机来使发动机曲柄转动所持续的时间长度)和起动机驱动次数(即驱动起动机来起动或重新起动发动机的次数)两者进行累计。当累计的起动机驱动时间和累计的起动机驱动次数均已经增至达到其各自临界值时,确定满足阻止条件。因此,当满足阻止条件时,阻止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结果,抑制了起动机的齿轮的磨损,并且相应地防止了对齿轮的损坏。
然而,利用上述技术,一旦满足阻止条件,就不再能够使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除非起动机被新的代替。即,利用上述技术,缩短了允许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车辆的总行驶距离。
另外,可以通过设定用于使发动机自动停机的更加严格的条件来增加允许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总行驶距离。然而,在该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次数以及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一次所持续的时间长度均会降低。结果,能够利用发动机控制设备的怠速停机功能实现的有利的效果将会降低。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的发动机控制设备。该发动机控制设备构造为当满足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时通过停止发动机中的燃烧来使发动机自动地停机、并且当满足预定的重新起动条件时通过驱动起动机来重新起动发动机。该发动机控制设备包括计算器和条件改变器。计算器通过累计每次由起动机起动或重新起动发动机时的起动机劣化相关值来计算累计值,该累计值表示起动机的劣化程度。当累计值已增加而达到临界值时,条件改变器改变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以便降低发动机被自动地停机和重新起动的频率,由此抑制起动机的劣化。
利用上述构造,在车辆使用的初始阶段,能够允许发动机频繁地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从而可靠地实现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的有利效果。另外,在起动机的劣化程度已经增加到相当大的级别之后,能够降低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频率,从而抑制发动机的劣化。结果,能够延长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并增加允许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的车辆的总行驶距离。
在另外的实施形式中,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可以包括由车辆速度传感器感测的车辆的行驶速度低于或等于预定的速度。条件改变器可以通过降低预定的速度来改变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
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也可以包括由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的温度。条件改变器可以通过增大预定的温度而改变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
起动机劣化相关值可以等于1。在该情况下,累计值代表发动机通过起动机起动或重新起动的累计次数。
替代地,起动机劣化相关值可以通过计算器而被计算为每次驱动起动机来起动或重新起动发动机时施加在起动机上的负荷。在该情况下,累计值代表施加在起动机上的累计负荷。
当累计值大于上限值时,可以阻止发动机自动停机和重新起动,其中上限值大于临界值。条件改变器通过当累计值小于或等于临界值时将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设定为第一自动停机条件、并且当累计值大于临界值并且小于等于上限值时将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设定为第二自动停机条件来改变预定的自动停机条件。
附图说明
通过后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并通过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将会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这不应当将本发明限制于具体的实施方式,而是仅用于说明和理解的目的。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汽车发动机系统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与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停机条件的设定相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自动停机条件的设定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