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静电放电干扰的主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312.6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段龙辉;王文贤;张秋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0 | 分类号: | H05F3/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静电 放电 干扰 主机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主机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预防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干扰的主机板。
背景技术
对于电子产品而言,静电放电所造成的元件损害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可靠度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尺寸不断地缩小至深次微米,金氧半导体的栅极氧化层也越来越薄。因此,电子产品里的集成电路更容易因静电放电现象而遭受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静电放电干扰的主机板,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绝缘区以及一储能单元。第一电极接收一接地电平。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焊垫,用以固定一输入输出端口。绝缘区设置在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储能单元耦接于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并横跨绝缘区。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主机板的示意图。
图2A-2B、3-4为本发明的储能单元的可能实施例。
图5为多个电容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机板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500、600:主机板;
101、102、502、503、602、603:电极;
103、504、604:绝缘区;
120:储能单元;
GND:接地电平;
110:输入输出端口;
111~114:固定垫;
104~107、511~514、611~614:焊垫;
120:储能单元;
C1、C2、521~524:电容;
L1、L2:电感;
A~D:绝缘段;
621~624:储能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主机板的示意图。主机板100可预防静电放电干扰,并包括电极101、102、一绝缘区103以及一储能单元120。虽然图1仅显示了部分元件及结构,这是为了清楚表示本发明的预防ESD干扰的元件及结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机板100具有其它电子元件,如微处理器、控制器及存储器。
电极101接收一接地电平GND。电极102具有至少一焊垫,用以固定一输入输出端口110。本发明并不限定电极102里的焊垫数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焊垫的数量与输入输出端口110的固定垫的数量有关。如图所示,输入输出端口110具有固定垫111~114,因此,电极102具有焊垫104~107。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垫111~114并不具数据传输的功能。输出输出端口110通过其它接脚(未显示),完成主机板100上的其它元件(未显示)与一周边装置(未显示)之间的沟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输入输出端口110如何固定在主机板100之上。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输出输出端口110为一表面粘着型元件(Surface-Mount Device;SMD)。当固定垫111~114与焊垫104~107焊接在一起时,便可将入输出端口110固定在主机板100之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出端口110以一插件(DIP)方式,固定在主机板100之上。
绝缘区103设置在电极101与102之间,用以完全或部份地分隔电极101与102。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区103完全地分隔电极101与102。因此,电极101并未直接地电性连接电极102。本发明并不限定绝缘区103的形状及大小。只要能够隔离电极101与102的形状及大小,均可应用在主机板100。
本发明并不限定电极102的电平。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电极102亦接收接地电平GND。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电极102的电平为一浮动(floating)电平或是一固定电平。
储能单元120耦接于电极101与102之间。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储能单元120横跨绝缘区103。本发明并不限定储能单元120的位置。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储能单元12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极101,而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极102,并接近焊垫104~107之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片组装式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