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546.9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古明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明见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分解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反复借由电能、氯化钠与碳为触媒,而能达到将工业制程所产生的含氨废水中的氨完全分解的目的。
背景技术
工业制程中如染整业因需添加尿素助染剂、印刷电路板厂因需以氨溶解金属铜、或LED厂排出的含氨废气以硫酸吸收后会形成含氨废水。
而目前含氨废水的处理方式说明如下:
1.吹气法(stripping):以大量空气吹入废水中,再以硫酸吸收。此法设备成本高,且因硫酸铵溶解度高,不易浓缩干燥,若排放硫酸铵水溶液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此外,此法需经长时间曝气才能将氨浓度降至合理标准。
2.生物处理法:以微生物进行硝化使废水的氨硝化成硝酸盐后,再进行脱氮作业。由于氨浓度过高时(500ppm)生物处理法不易运作,但是,一般工业制程的含氨废水的氨浓度往往高于1000ppm,故必须添加大量稀释水,又,微生物容易受气温变化或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影响,使微生物失去除氨功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可有效分解含氨的废水使其成为无害水质,达到保护环境并同时降低所需设备成本,是发明人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含氨废水的处理法仍存在有不完善处,发明人经长时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将含氨废水有效分解使其回收,并简化所需设备及耗材的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
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适量氯化钠加入含氨废水中,待氯化钠溶解后进行电解,使其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化学式为2NaCl(aq)→2NaOCl(aq);
(B)将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氨化作用,使其产生氯氨水溶液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化学式为NaOCl(aq)+NH3(aq)NH2Cl(aq)+NaOH(aq);
(C)将前述氯氨水溶液与碳进行作用,使其产生氮气、碳与氯化氢,化学式为NH2Cl(aq)+C(S)+H2O→CO*(S)+NH3(aq)+HCl(aq);
(D)将前述氯化氢与步骤(B)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酸碱中和作用,使其成为氯化钠后,进行电解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化学式为HCl(aq)+NaOH→NaCl(aq)+H2O(aq);
以及
(E)重复步骤(B)至步骤(D)。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上述方法,简易所需耗材,仅透过电能、氯化钠与碳为触媒,便可达到将含氨废水中的氨快速且完全分解的目的;
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当废水中含有氯化钠时则不需再添加氯化钠。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的特点,请参阅以下图式以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
附图标记说明
10(A)将适量氯化钠加入含氨废水中,待氯化钠溶解后进行电解,使其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
20(B)将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氨化作用,使其产生氯氨水溶液与氢氧化钠水溶液
30(C)将前述氯氨水溶液与碳进行作用,使其产生氮气、碳与氯化氢
40(D)将前述氯化氢与步骤(B)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酸碱中和作用,使其成为氯化钠后,进行电解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
50(E)重复步骤(B)至步骤(D)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含氨废水分解回收方法,其步骤包括:(A)将适量氯化钠加入含氨废水中,待氯化钠溶解后进行电解,使其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B)将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氨化作用,使其产生氯氨水溶液与氢氧化钠水溶液;(C)将前述氯氨水溶液与碳进行作用,使其产生氮气、碳与氯化氢;(D)将前述氯化氢与步骤(B)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酸碱中和作用,使其成为氯化钠后,进行电解产生次氯酸钠水溶液;以及(E)重复步骤(B)至步骤(D);借由上述方法,透过电能、氯化钠与碳为触媒,便可达到将含氨废水中的氨完全分解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借由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对于该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例如氯化钠的加入方式与剂量以及电解的设备等等之变化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悉本项技术的技术人员明了本发明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明见,未经古明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浓丙烯腈废水的膜技术集成处理方法